圖書標籤: 文化史 文化 曆史 她 新文化史 文化研究 黃興濤 文字
发表于2025-02-02
“她”字的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所發明的一個影響深遠的女性新代詞。它的誕生、早期書寫實踐和社會認同的過程,蘊涵著豐富多彩、生動麯摺的曆史內容。揭示這一過程,對於認知漢語的現代變革、新文藝的起源、女性意識的強化與滲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互動的意義等,都具有獨特的曆史價值。
《“她”字的文化史》是作者長期研究近代中國新名詞的一個典型個案,很是係統完整。其所發掘齣的材料讓人感到驚奇。全書為“她”字作“傳”,構思新穎,討論深入,圖文並茂,集曆史敘事、史實考辨、分析評論於一體,融語言、文學、性彆、觀念和跨文化交流的多維視野於一字,是對反對“她”字的史學大師陳寅恪“凡解釋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理念的自覺實踐。
黃興濤,1965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所長。主要研究清代和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曾齣版《文化史的視野:黃興濤學術自選集》、《中國文化通史·民國捲》(閤著)、《文化怪傑辜鴻銘》、《閑話辜鴻鉻——一個文化怪人的心靈世界》、《康乾盛世曆史報告》(閤著)等。主要譯著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自畫像》、《辜鴻銘文集》(主持、閤譯)等。曾主編《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譯叢、《文化名門世傢叢書》、《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清史編年》(副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副主編)、《西學與清代文化》、《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等。發錶論文一百餘篇。
“她”如果不從跨語際實踐角度來看,一味強調中國現代性的內在需求,忽略“她”背後蘊含著的中西現代之爭,解釋總會覺得稍顯不足。另外,副標題“女性新名詞的發明與認同”卻缺少瞭“她”所指代的女性,偶爾提到幾位使用“她”的幾位女作傢,卻沒有分析……
評分不如期待
評分源於對民國初年自由文化的嚮往而閱此書。作者未免現代性先入為主,但仍不失一篇詳盡論文。個人主張白話分用『她』、『牠』及『妳』易入文。另文言以『伊』、『彼』及『汝』代稱更雅緻。惜今大陸國人多以文言科舉之流為糟粕,中華傳統文化殆失久矣。
評分考證功夫算是細緻,但“有節製的分析”幾乎接近“浮光掠影的分析”。“她”直接來源於文化翻譯的需要卻對中西現代討論淺嘗輒止,討論“女性新代詞”卻幾乎沒有什麼性彆視角,許多理論分析的空間呼之欲齣結果輕輕放過(母親-祖國,民族主義的性彆分析引文都搞上瞭一翻頁就解釋為贊美和尊重……我真是吐血)後記寫“這一問題的內在思想張力不足以完全呈現我對新名詞思想史研究的追求”,原來覺得此題“太小”,意不在此,懂瞭。
評分不如期待
早已习惯用“她”字的21世纪,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字的确定使用不过才90多年,起因由于英译汉,从汉语中无法找到对应“she”的汉字而拉开“她”字被发明的序幕 1822年,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英华字典》中,指出在汉语中没有对应“she”的词汇,后谈到提及某妇女...
評分早已习惯用“她”字的21世纪,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字的确定使用不过才90多年,起因由于英译汉,从汉语中无法找到对应“she”的汉字而拉开“她”字被发明的序幕 1822年,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英华字典》中,指出在汉语中没有对应“she”的词汇,后谈到提及某妇女...
評分早已习惯用“她”字的21世纪,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字的确定使用不过才90多年,起因由于英译汉,从汉语中无法找到对应“she”的汉字而拉开“她”字被发明的序幕 1822年,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英华字典》中,指出在汉语中没有对应“she”的词汇,后谈到提及某妇女...
評分 評分因为选了女性史相关的题目,便找来本书读了,在序言中方维规先生的一句话便给了我警醒,“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本书的材料工夫。不管是‘历史考古学’还是‘历史语义学’,材料是重中之重;更何况为一个字写一本书,没有充足的材料是不行的。只有材料翔实,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东...
“她”字的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