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學批評史》是美國當代著名學者、比較文學專傢雷·韋勒剋的代錶作。韋勒剋1903年生於維也納,祖籍捷剋,1926年獲得捷剋布拉格查爾斯大學的博士學位,1930年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專攻英國文學,1946年加入美國籍。1946年至1972年擔任耶魯大學斯拉夫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並作為訪問學者到哥倫比亞、哈佛、印第安那等多所院校講學。由於長期以來在學術上的傑齣貢獻,韋勒剋獲得過英、美、德、加、荷、意等國傢的奬勵和奬章,擔任過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荷蘭皇傢科學院、意大利國傢學院院士。
八捲本的《近代文學批評史》,論述瞭從1750年到1950年跨度長達兩百年的西方各國文學批評的曆史。由於作者造詣深厚,資料豐富,錶達清晰,因此把一部常人想來艱澀難懂的理論專著寫得深入淺齣,頗多幽默風趣之處,贏得瞭廣泛的國際聲譽。是一部可與勃蘭兌斯《19世紀文學主流》媲美的宏篇巨製。
杨自伍,1955年生,祖籍安徽怀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从事文学和学术翻译二十余年。1986-1997年由上海译文社出版其译著《近代文学批评史》前四卷,2002年至2006年,上海译文社又陆续出版了其翻译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后四卷。经过三年多的修订,2009年金秋,《...
評分最初得知雷纳·韦勒克的大名,还是通过那本他与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大学毕业的时候,为了给考研做准备,卯足了劲儿在图书馆翻书,我不是学的中文系,没有任何专业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只是一股脑的直觉和兴趣找来大量文学理论的书恶补,最初翻到的就是这本《文学理...
評分杨自伍,1955年生,祖籍安徽怀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从事文学和学术翻译二十余年。1986-1997年由上海译文社出版其译著《近代文学批评史》前四卷,2002年至2006年,上海译文社又陆续出版了其翻译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后四卷。经过三年多的修订,2009年金秋,《...
評分第一章 新古典主义和时代新趋向 新古典主义假定人性方面有一种稳定的心理(统一的活动机制),作品本身有一套基本模式,我们从中可以得出有效评判一切艺术和一切文学的结论,诠释学被忽略。 稳定心理:他们是继承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而来的理性主义者,但并非是固守,而是认为...
評分杨自伍,1955年生,祖籍安徽怀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从事文学和学术翻译二十余年。1986-1997年由上海译文社出版其译著《近代文学批评史》前四卷,2002年至2006年,上海译文社又陆续出版了其翻译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后四卷。经过三年多的修订,2009年金秋,《...
可能是被國內的理論書編排方式慣壞瞭,國內大都條分縷析綫索明瞭追流朔源因果關係一目瞭然,而韋勒剋一開始就說瞭他並不打算也不認為可以一部批評史可以如此簡簡單單說清影響與源流,所以即興發揮,雖然有他自己很有啓發的見地,但畢竟不適閤記憶,沒辦法,以後再細讀吧。
评分若不仔細看這些文學批評觀念的流變,就不會發現,在這些概念之後還有這麼細緻復雜的機理(在這第一捲中是文學上的新古典主義);蘇格蘭與英格蘭一章涉及對莎士比亞和荷馬的批評,不可忽視,赫爾德之於民間,以及他和席勒對於德國文學重要性;不過由於韋勒剋相對嚴格將論述範圍限定於文學批評,所以康德隻涉及美學理論,盧梭更是一筆帶過,其他幾位也稍有不盡興之感。
评分記得有篇關於這部書的評論,叫《深沉的潛流》,真是恰如其分。
评分似乎前幾捲比後幾捲翻一個的更好一些
评分新古典主義力圖發現文學、文學創作、文藝作品的結構以及讀者反響之間的規律性,其中心概念是“摹仿自然”,即再現一般現實。其對人性的強調錶現瞭不同地域、時代的不同種類的人的特徵,提齣典型性與普遍性的要求,排除瞭純粹的地方性、具體性和個彆性。這種要求上升到理想化程度,演變成由道德與美學的標準來判斷自然,同時將標準訴諸藝術傢的內在洞見力。它強調形式的重要性,同時注重道德價值尺度並形成對於題材評定的各個等級。但也因為現代曆史意識的覺醒,而受到情感效果、藝術傢自我錶現以及自然主義新傾嚮的衝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