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赵园 思想史 历史 明清之际 明清 学术 文化 中国
发表于2025-04-13
想象与叙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到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在我,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的兴趣,对士大夫——知识者的兴趣,对心态、精神现象的兴趣。明清之际吸引了我的,始终是人,是人物的生动性,和由他们共同构成的“历史生活图景”的繁富色彩。即使面对“事件”,吸引了我的也更是人。能感动,被光明俊伟的人格所吸引,是美好的事。
打动了我的,始终更是那些贴近士大夫的人生境遇的思想,更直接地反映着他们在这一历史瞬间的感受与命运,他们以之回应冲击、震撼的思想。还应当承认,某些言论材料的被我选中,也因了富于感染力的表达。士大夫的“精神气质”也系于他们言说的态度与方式,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言说被抽离了具体情境中的具体生命,不再是曾经鲜活的个人的言说。无论明清之际士人的经世、任事,还是清理他们有关井田的谈论,我都曾感动于明代、明清之际士人立身处世的严正……在一个堤防随处溃决,似乎一切都飘移不定的时期,我的确怀念那种严肃:对历史的庄重承诺,对意义的追寻。在别人读出洒脱、飘逸的地方,读出严肃,不消说也出于对“晚明”、“明清之际”的感受的个人性。
——赵园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等学术著作,以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语》等。
历史叙事一种。唯一的不满大概是收的文章前后多重复。对宏大叙事的警惕,存其“文”,复原历史的“众声喧哗”和“斑驳陆离”。两篇《治学杂谈》词真意切,极为诚恳。“即便意识到了问题,也未必能将其‘问题化’,组织起有效的反应——不是不想反应,莫测高深地保持缄默,而是无力反应。”
评分作者真的很喜欢间隔号和并列句式……
评分赵先生不停掉书袋子,看得俺头都大了。不过还是很尊敬这样的老一辈学术人扎实的文风!
评分有必要警惕大题的诱惑。下文还要谈到大视野。大视野不意味着做大题目,更不意味着笔下一味嚣张。选题大而无当,有时正由于能力的缺失。没有自己的问题,只能借助于铺张。这里有上个世纪80年代鼓励“宏观研究”的贻害。大题之外,还有诸种大词儿,动辄“中国”、“20世纪”。对研究者,“大”的诱惑往往难以抗拒;诸种“基金”以至出版界都有可能鼓励大题。对抗这种诱惑,或许在严格限定论述范围,将问题具体化逼你自己向深处开掘,尝试着“挖一口深井”。只有在严格限定了的范围内,研究才有可能深入,同时使“成见”也使理论的适用性、解释的有效性得到检验。上个世纪80年代的“学术勇气”中包含了无知,其表现如侈谈“传统文化”、“世界文学”。针对上述倾向,有“小题大做”的说法。“大做”着眼在学术含量,这有系于人的识力、视野,并不现成
评分101223-101227
假设你是一位读者,当你翻开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希望能从中看到什么? 跌宕起伏的故事?不为人知的秘闻?晓畅生动的文笔?鞭辟入里的见解?浩如烟海的征引? 假设你是一位作者,当你写作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
评分假设你是一位读者,当你翻开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希望能从中看到什么? 跌宕起伏的故事?不为人知的秘闻?晓畅生动的文笔?鞭辟入里的见解?浩如烟海的征引? 假设你是一位作者,当你写作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
评分假设你是一位读者,当你翻开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希望能从中看到什么? 跌宕起伏的故事?不为人知的秘闻?晓畅生动的文笔?鞭辟入里的见解?浩如烟海的征引? 假设你是一位作者,当你写作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
评分遗民有一种自觉的忠实,保持对胜利者的警惕,存留他们担心被湮没的历史真相。胜利者的书写,成为一种仪式,摆在祭台上的是胜国的史书。兴朝修前朝历史,古来皆然,是一种文化的义务,是一种敬重的惜别。历史不是演义,更不是描述或叙事,而是一种有待组织和阐释的素材。在组织...
评分假设你是一位读者,当你翻开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希望能从中看到什么? 跌宕起伏的故事?不为人知的秘闻?晓畅生动的文笔?鞭辟入里的见解?浩如烟海的征引? 假设你是一位作者,当你写作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
想象与叙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