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语文学翻译家袁筱一的散文随笔,收入文章13篇,既有作者在翻译法国文学过程中的随性感想,又对杜拉斯《情人》、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内米洛夫斯基《法兰西组曲》等的评论,更有对翻译理论的探讨。语言随性“轻盈”,引人入胜。
袁筱一,法国语言文学博士。主攻文学翻译理论。现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十九岁时曾获法国青年作家大奖赛一等奖。已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数百万字。代表译著有《流浪的星星》、《杜拉斯传》、《生活在别处》、《法兰西组曲》等十余部译著。另著有《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
先见过名字,看《生活在别处》那会儿,以为译者是男的。看来问启借《法兰西组曲》,还是不知道译者的背景。书里主要聊翻译,还有一点书评。本尊挺高大的,很大方的样子。 爱,的确是最难的事。只是再难,也没有人可以避而不做。(P18) 101201晚外公家
评分题曰《最难的事》,说的是她自己的翻译。一文中说:“我的文字几乎都是从翻译中衍生出来的,在他人铸就的躯壳里意犹未尽,忍不住要画蛇添足。似乎交代的是别人,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捧出的全是自己。”(《自序》)袁老师说的直接,看书人读得明白,她的确在说自己。说自己本...
评分对翻译、对文字的辗转而迂回的注视与回望。在这之中,欲望与纠结交织,如困顿在神秘漩涡中的河流,低回不已。 绵密的感性,纵横盛开在由缜密的理性,和形而上的哲思组合的棋局之中,形成特殊的袁氏文本。她的语言,或者就如她形容自己自十岁起...
评分题曰《最难的事》,说的是她自己的翻译。一文中说:“我的文字几乎都是从翻译中衍生出来的,在他人铸就的躯壳里意犹未尽,忍不住要画蛇添足。似乎交代的是别人,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捧出的全是自己。”(《自序》)袁老师说的直接,看书人读得明白,她的确在说自己。说自己本...
评分《最难的事》这本书采用的是这些年比较流行的散文集的形式,女作者袁筱一老师写自己做翻译工作的体会,里面有很多很文青的写法,让我这种大老粗看起来也能感觉到一些小清新。值得推荐,另外书里面引用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做扩展阅读。
拿到书便一口气看完了。一直知道翻译的难处,读完才知道翻译之难直逼恋爱。却又是别无选择的。译者很多时候就像是宿命论者,很多书,遇到的那一瞬间,大概就知道是逃不过去的吧。不知道袁筱一心中,是不是逃不过去的低头。尴尬的第三者,无法给予玫瑰园,只能持有一枚硬币的梦想。选择忧伤或者虚无,头发最终还是睡着了。就像勒克莱齐奥无法停止耕作一样,是女人,她大概无法停止爱吧。
评分爱最爱的人,做最爱的事业——是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袁筱一的本领在于,传达出其中的知难而上的过程,而不只是面上你读到的水仙小文艺的笔调。
评分拿到书便一口气看完了。一直知道翻译的难处,读完才知道翻译之难直逼恋爱。却又是别无选择的。译者很多时候就像是宿命论者,很多书,遇到的那一瞬间,大概就知道是逃不过去的吧。不知道袁筱一心中,是不是逃不过去的低头。尴尬的第三者,无法给予玫瑰园,只能持有一枚硬币的梦想。选择忧伤或者虚无,头发最终还是睡着了。就像勒克莱齐奥无法停止耕作一样,是女人,她大概无法停止爱吧。
评分文字完全没有水分,真不像袁筱一出品,远在她译作之下。她的感受是发散的,没有精度,没有表达的力度,而同时,她的感情也没有深度。总之虽然很不客气,我还是觉得,不太用读了。
评分前一段好像是在《致D》里,读到一段袁老师的序或是译后记,觉得很不错。回上海就从书架里把这本书翻出来,但看了两篇就实在看不下去了。为什么袁老师老是那种悲伤的调调呢,不要那么热爱悲伤,否则这种想象出来的氛围会一直跟着你。既然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应该是非常幸福的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