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近世制度与商人;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儒家伦理的新发展;中国商人的精神;韦伯观点与“儒家伦理”序说等内容。
余英时,1930年生,原籍安徽潜山。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任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版)《后汉的生死观》(英文版)《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与现代诠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等。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本书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有很深的内在联系。余英时先生反驳了韦伯的说法:中国近世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基础。相反,他认为中国的宗教伦理恰好符合“入世苦行”的形态。无论是佛教、...
评分读书会上的书,看题目就觉得有趣,分几次读完,果然如此。此前看余先生的文章多是短篇,断断续续,第一次看先生的专著,没想到竟然如此精彩,不忍释卷,值得反复读几遍。 余先生在此书中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来自韦伯之问,韦伯在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讨论了现代资本主...
评分《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读书报告 传统士人是余英时先生长期关注的话题,余先生曾经将一系列的讨论集结出版,取名《士与中国文化》,该书影响甚大,其中不少讨论已经跨越史学的界线,成为一些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下文简称《近...
评分關於資本主義在中國和歐洲的對比這一話題,可謂是各大流派紛呈。其中韋伯一派認為,歐洲理性、求知、嚴謹、勤勉的歐洲工作倫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中國則恰好相反。這其中歐洲的重大轉變是進行了新教改革,由此可以更加自由地解釋《聖經》,更加重視個人與上帝之間的直...
评分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本书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有很深的内在联系。余英时先生反驳了韦伯的说法:中国近世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基础。相反,他认为中国的宗教伦理恰好符合“入世苦行”的形态。无论是佛教、...
本书追问的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未进入中国之前,传统宗教伦理对于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究竟有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有影响,其具体的内容又是什么?这正是所谓“韦伯式”的问题。(p88) 有机会再拜读吧。。。
评分本书追问的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未进入中国之前,传统宗教伦理对于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究竟有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有影响,其具体的内容又是什么?这正是所谓“韦伯式”的问题。(p88) 有机会再拜读吧。。。
评分杜维明先生推荐给我的书
评分从唐之始的禅宗,在三教竞争中深刻影响了道教儒教。儒家精神为求自存发展出入世苦修等契合商业的精神。而在明清之际,余英时的论证试图打破“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陈旧观念,而实际却是士商并行,士商不分的融合局面。在这过程中,儒家伦理因两条路径(基本儒家道德规范的社会化、商人掌握真正的经史子集文化理念)对商人精神产生作用。当然,余英时也反复强调,这只是一条如韦伯“选择性亲和”的思路,并不是绝对的决定论态度。另,本书对于韦伯关于中国宗教精神的驳斥也值得一看。总的而言,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评分只看佛教本土化后的禅宗演变,余者不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