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时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不少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尔奎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
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琴声如诉》,是杜拉斯的一个故事,也是她的全部。 安娜、劳儿、杜拉斯、我们,永远追逐着一种神秘的东西。 咖啡馆的谈话、T滨城、广岛、杜拉斯的叙述、我们的期望,永远建构着这种神秘。不论是错过,预言,还是结果——这里,暂且称之为“爱情”。 《琴声如诉》里有很多关于...
评分1957年的《法兰西观察家》杂志上,杜拉斯发表了名为《小学生杜弗莱斯恩可以做得更好》的文章,对比了两位小学生杜弗莱斯恩、富尔尼埃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其中,小学生杜弗莱斯恩表现出随心所欲、心不在焉的学习状态:“他能整一个小时里就玩一支圆珠笔,就一支。①”小学生富...
评分第一次读杜拉斯的小说。我总是不愿从“代表作”开始读一位作家,所以选择了这本书。我腾空心绪,没有心理预设地开始阅读。果然,很快,杜拉斯就把我拉进了那座临海小镇的生活:下午、钢琴课、咖啡馆中无始无终的对话、楼上翻来覆去的奏鸣曲、夕阳下孩童飞扬的金发、香烈到带有...
评分故作姿态的优雅,苍白无稽的热闹,我不要; 珠光宝气、虚假亲密后的冷漠孤寂,我不要; 彻夜无眠、形影相吊的黑夜,我不要! 如果没有身边的这个孩子,继续让我爱恋~~我愿做那个躺倒在咖啡馆里的女子,让他击穿我的心脏,再吻过灵魂飞走的身躯,沾染逐渐冰冷的血液。 *********...
评分08年的旧文,那时候真能扯。 旋律:如歌的中板 这本应是小说真实的题目,我爱这个题目胜过“琴声如诉”。因为琴声里没有低低的倾诉,只有对话,披着谎言外衣的对话。 这本是宁静的午后,除了望一望招牌,她是从不到这个咖啡馆去的。宁静,一个慵懒、恬美的形容词,...
心情不好的人别看
评分心情不好的人别看
评分我也曾经希望被人满怀爱意的杀掉
评分书写也罢或者是描摹故事与氛围,怎么说呢,就是高级这个词,境界上的最高,很难找到通向的路
评分琴声如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