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仰慕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人格,更名绛,号太炎,以号行于世,浙江余杭人。近代著名学者,思想家、革命家,清末民初民族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
章氏一生讲学不止,弟子遍及天下,在当代国学研究界的影响巨大。本书选入其中后期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国学讲演之记录。全书严谨大方,足可窥见国学总体概貌之一斑,乃是国学爱好者、研究者最佳指引之书。
本书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作家曹聚仁整理成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本书多次再版,深受广大国学爱好者的喜爱。
为使读者对太炎先生的学问有更多了解,此次出版还收录太炎先生《论诸子学》一文。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4097.entry 6/20/2008 读完了章太炎的国学概论 很薄的小册子,和钱穆完全不同的风格。大约是因为钱公写的是教材,章公这个是讲演。但是抛开学术问题不谈——这个必须的,我没这资格——在层次和逻辑上,钱公...
评分校点者根本没有读懂此书、读通此书,断句荒唐,实在是个很糟糕的本子!另外,错别字也很多。误人子弟哪!
评分老先生几句点拨可所谓举重若轻,需要细细思量,慢慢咀嚼。 对现代一般读者来说,半文半白,对有些阅读力差的的确是有点吃力。也好,至少当做修身养性吧。多了解传统也是一种责任
评分比较快的浏览完,觉得这书大概是说国学分为什么,历代学人说了什么,彼此关系跟太炎的看法。我觉得整体还是教人如何去学,所以论而非论,籍此曹聚仁欢喜章生此文,还强调“承受”和“批评”,邵力子是另一派风气,他心里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1.形式与内容 即所谓诸...
评分最早听说章太炎这个名字,是受了家人的影响,在网上搜索中医类书的时候。中国文化本就强调全才,文史哲并不分家,医学也如此,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宇宙,也才能认识宇宙。于是,因机缘巧合看到章太炎先生所著的《国学讲义》时,便不假思索地预订了。这本书送到的时候已是小年夜,...
附录二之《论诸子学》可值一读
评分国学非数日可读也,乃毕生修之。
评分比较简略 提纲挈领
评分太炎先生的几千字的授课大纲 读起来难度太高了 那时他的一票学生们真不简单
评分很通俗的入门书。其中虽有些观点宥于时代关系如书籍辨伪有些不确切,以《百家姓》也是诗已为人所诟病等。其他都简明扼要清晰可辨,叙述经学、哲学、文学(文体)的历史及流派俱都高屋建瓴,见解精到。知识博杂而底蕴深厚,才可以将这国学的诸方面信手拈来而看似毫不费力啊。页73:洪亮吉最赏识“足以乌孙涂上茧,头几黄祖座中枭”二句,我们读了只作三日呕!哈哈哈哈哈……这话极似吴老师风韵。又“樱桃一篮子,一半青,一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极清新可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