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纶、毛宗岗:毛氏父子,因评点《三国演义》而一举成为清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润色,并逐章逐句进行精彩点评。他们评点的本子,称作“毛评本”,成为最流行、最热门、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没有读过“毛评本”,难说读过《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流传极广。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以正史为框架,在十分丰富的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巨著。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书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 ”。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通过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合理处理,把它空前地强化了,让小说深入人心。
第一部长篇小说,
第一部章回小说,
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三个“第一”,让《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享有殊荣。
《三国演义》写成于元末明初,直到明代中期才被大量的刻印,广为流传。期间版本繁多,到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润色,并作了精彩的评点。毛评本既是《三国志》的修改本,又是《三国志》的评点本,由此拥有了两个功能,成为清代最流行、最热门、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以后出版的《三国演义》,大多是以这个版本为依据的。
简体横排,双色印刷
中国古典小说的两大系统是演义和传奇,而前者与史籍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尤其是出自私人手笔的史籍几可做小说来读。自春秋起,微言大义成为评价史书的重要标准,继而影响了其他的文字创作,将深刻思考溶入简练精干的叙述收到广泛的推崇和追求(普鲁斯特的铺陈琐细是不可想像的)...
评分原文地址:https://www.douban.com/note/295328430/ 一、曹操 我爷爷在很小的时候闯过关东,在关东当过保姆,做过小买卖。后来他还在酒馆里当过伙计,负责外送,据说他能左手托个圆盘,圆盘里摆着两盘菜,右手托着两个酒壶,骑着自行车游刃有余地穿胡同过大街,赢得街坊们喝彩...
评分三国的篇幅太波澜壮阔,从哪个角度都能讲出一大堆故事。每个人物都星光褶褶。这本书我看了至少四年了,因为我有一套四大名著,没有借书归还期限的压力,就在每年的假期回家没事瞄上几眼。最初的感受是:三国教会了人们不实在,似乎满城都是拆白党。今天你是我的主公勾肩搭背的...
评分三国志演义历来有明本毛本之分,时下国内出版社校点整理的基本上都是以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的本子为底本,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历次的整理本,是将毛本的白文校以明本,更正了部分毛本误改的字句;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都相继校点出...
评分作为一个唐国强版诸葛亮的脑残粉丝,我看电视剧的时候是从第27集三顾茅庐看到第77集诸葛禳星,看小说的时候从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看到103回星落秋风五丈原,其余的一概略过,其中,从三顾茅庐到刘备托孤之间更是一看再看,因为那时候孔明先生还比较玉树临风风华正茂,没有那么兢...
重读,兴趣点不再是捉对儿厮杀,谁又降了谁。磨磨唧唧推让徐州授印的刘备,不是政客,更不是政治家,心眼儿忒小。
评分四大名著之一。
评分四大名著之一。
评分这算读过么 算翻过
评分毛氏父子虽然实在太爱对比了,不免生拉硬套,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