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欣赏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了《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其中,《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是郑临川先生根据当年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内容丰富,精义迭出。
总结一下书中杜甫年谱里的一些小八卦: 36岁时,皇帝突发奇想,要征召天下的人才,任才施用。李林甫是宰相,怕那些读书人选上來向皇帝透漏了自己的贪腐事情就糟了,于是建议按照常例考试选拔。考完以后,一个都不录用,然后跟皇帝说,皇上英明神武,天下人才一个都没漏,全都...
评分深夜读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读完,睡不着了。 若只许作一字书评,当然是“好!”,若可宽限到四字,则是“再来一本!”。可惜,再来不成了。先生以后,再无人能写出这样的诗论。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诗论,而是史论。相对而言,评论诗要简单得多。他的研究方法,不是...
评分江湖如飘叶,多病哭诗人! 一本《唐诗杂论》,几段诗界春秋。 此一说部,讲的是乱世之中,战乱频仍,茅屋记事,纷缕诗史,从初唐四兴,之老杜凋零,通篇警句颇多,作者风采,亦历历其中。 读本书起因一,汪曾祺曾在文章中提到闻一多先生论唐诗,巨赏。因早有拜读之意。起因二,...
评分这个版本除了《唐诗杂论》后面有两个附录。附录一都是未完残篇,其实可以去掉。附录二是《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最长最好。很多文章并不是所谓学术文章,反而更像是面向中学生写的,都发在报纸上(那时候学术文章也多发表在报纸上),而且这种诗意地写法我觉得并不好。附录二开头至陈子昂部分最好,古代文学史分期很有意思,极富启发性;将陈子昂抬得很高,与庄子、阮籍并列。可能是现实原因,有为而发,把王维、李白贬低得厉害。
评分和顾随对照着读,相映成趣。闻先生真不愧是诗人治学,激越与扎实并存,非常惊艳。太可惜先生死于非命,不然当更有大成。
评分喜欢杜甫一篇。还有宫体诗的自赎 。总觉得不对我的味道,还是喜欢迦陵先生
评分五十年间似反掌,有不少观点已经被质疑、更新了,如春江花月夜的讨论当以程千帆的文章后来者为上,杜甫年谱笺证也失于粗疏,西河尉在云南的错误更是可笑,但诗人兴到神飞的语言确实很让人感动。对贾岛孟浩然的简介真是诗一样的剪裁,诗心千载相续,比纯粹的学者文章更有一种动人文采。对陈子昂的勾勒也很有识见,受益匪浅。又,闻先生发在新月上的那篇杜甫真是欧化的发指,诗人的浪漫竟显得有点轻浮,读来奇奇怪怪。或许现代典范白话文的形成,不只是作家的功劳,还要考虑到一大批翻译家的努力。要是作家们都如此时的闻一样写文章,那可真是要不知伊于胡底。
评分风格鲜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