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欣赏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了《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其中,《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是郑临川先生根据当年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内容丰富,精义迭出。
深夜读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读完,睡不着了。 若只许作一字书评,当然是“好!”,若可宽限到四字,则是“再来一本!”。可惜,再来不成了。先生以后,再无人能写出这样的诗论。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诗论,而是史论。相对而言,评论诗要简单得多。他的研究方法,不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因了约定的见面地在图书馆,于是去了图书馆怎能不借书,我又一贯喜欢看文艺腔浓重的古典类书籍,所以《唐诗杂论》便是其中一本。都是随意选中的,看中作者是闻一多,终归比其他俗流胜出许多倍,于是借来拜读。书里的内容是将作者先前发表在各个杂志报纸上的文章整理集合出来的...
先不论里面的观点是否都值得推广,但是书的可读性真高!一口气读下来,畅快淋漓。。。。。荐之!
评分五十年间似反掌,有不少观点已经被质疑、更新了,如春江花月夜的讨论当以程千帆的文章后来者为上,杜甫年谱笺证也失于粗疏,西河尉在云南的错误更是可笑,但诗人兴到神飞的语言确实很让人感动。对贾岛孟浩然的简介真是诗一样的剪裁,诗心千载相续,比纯粹的学者文章更有一种动人文采。对陈子昂的勾勒也很有识见,受益匪浅。又,闻先生发在新月上的那篇杜甫真是欧化的发指,诗人的浪漫竟显得有点轻浮,读来奇奇怪怪。或许现代典范白话文的形成,不只是作家的功劳,还要考虑到一大批翻译家的努力。要是作家们都如此时的闻一样写文章,那可真是要不知伊于胡底。
评分这个版本除了《唐诗杂论》后面有两个附录。附录一都是未完残篇,其实可以去掉。附录二是《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最长最好。很多文章并不是所谓学术文章,反而更像是面向中学生写的,都发在报纸上(那时候学术文章也多发表在报纸上),而且这种诗意地写法我觉得并不好。附录二开头至陈子昂部分最好,古代文学史分期很有意思,极富启发性;将陈子昂抬得很高,与庄子、阮籍并列。可能是现实原因,有为而发,把王维、李白贬低得厉害。
评分印象最深的還是四杰與陳子昂。“不廢江河萬古流”,以及古今獨步之清理。
评分可惜陈子昂那章未能写完只有个开头,很想看到先生评李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