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宇文所安 文学评论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 古典文学 诗歌 美国 古典
发表于2025-05-28
追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为一个含蕴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行为,追忆不仅是对往事与历史的复现与慨叹,也寄寓着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本体论”的焦虑;更体现了“向后看”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模式。
全书不按年代排序,也不求分类阐述,作者通过新颖独到而又论证充分的阐述与分析力图为我们建构一个一追忆的殿堂:“诗、物、景划出了一块空间,往昔通过这块空间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中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尔。
庆生的时候带在地铁上读第二遍结果读的入迷坐过了站>< 前四章真是非常灵光逼人欺人太甚。
评分对宇文所安夫妇的才气真是服气。
评分对宇文所安夫妇的才气真是服气。
评分作为一个在碰上糟糕的学术著作中译时已经习惯性懒得吐槽的人,看到短评中对译文的赞美实在是忍不住。此书译笔优美不假,但译笔优美不是忽视大量错译的理由。翻翻《黍离》前三页就知道这个译本对原作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了,而且往往错在节骨眼上,还是意思截然相反的那种错法。相比之下什么“用事”翻成“咏史”都是小问题。五、六、七三章翻译相对好些。
评分回忆的魅力并不在于回忆的对象,而在于回忆行为本身,一种带有无尽伤感的对往事的眷恋与慨叹。回忆者,被回忆者,引发回忆的物件或景致,回忆中的想象,在essay体裁中表现得恰到好处。最后两篇有点抽象了。
想象与记忆,应该是写作最重要的两面。尤其是记忆,写作本身就是记忆。就中国而言,古典写作尤其如此。在一个时间往复、生死轮回、历史循环、朝代更迭的时代,写作的记忆性质,成为一种必然。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写作,则呈现出一种对记忆的极大抑制。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
评分1509年,37岁的王阳明葬好了三具骸骨,对着坟冢感叹说「我念你们三人客死蛮地无人殓尸才前来埋葬,却引起了自己无尽的悲恸」。 那里没有别致的楼宇,没有吴地的车马与山水,王阳明的这次葬客,更像是告别对文明世界所有寄托的一场仪式。在后人看来,这个被定格了的瞬间显然还...
评分我要不开书店啊,一辈子都不会读这样的书。宇文所安要不是田晓菲的老公,我才懒得理会。 读着读着,我在想,一个美国人,如此迷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得如此的想象力,文字也如此的中国思维,让我确信,转世是不分国界的。漂亮又有气质的田晓菲嫁给宇文所安,这个归宿一点都不偏...
评分未竟全文,本不应妄下评断,以偏概全尔。此乃外国人写吾国诗事,全从意向起,痴恋花境中。若其本意于介绍吾国诗文于他国之人,此书甚佳。然翻译回输后,余只见满目纤弱,作凄凄怜怜小儿女语。 意欲还诗中原景,乃事倍功半之举。万千人有万千意向,岂能皆从尔所言哉?且诗所言...
评分不过是因为偶然翻到“凄凄古血生铜花”又看了遍宇文所安的《追忆》,不过是因为这本《追忆》追忆到了已结束几年的学生时代。记得即将读研的我,在文学院背后的樟树林里问导师,做学术有什么用?导师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问题,而是交代了一周一篇的书评和若干唐诗背诵的任务。樟...
追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