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是閱讀喬伊斯的入門之作。這部小說十五個短篇故事彙集而成,分別記述都柏林人在童年、青年、成年時期及公眾生活的故事。在喬伊斯的描繪裡,二十世紀初的都柏林人,沈浸在英國殖民昏暗的燈火裡,看不見自己真正的面貌,甚至於在死亡將至的陰影裡,渾噩度日,麻痺不自覺。他的敘述,苦澀多於愉悅;他的書寫策略,尖酸諷喻,警世味道濃厚。
喬伊斯具有很高的文學才情,他的文字出入於悲劇和喜劇之間,擺盪在同情與嘲諷之際。他的書寫,有時候,帶著同情的介入;有時候,維持一種諷喻的疏離姿態。更多的時候,欲言又止。尤其是慣用「靈光乍現」的開放式結尾,引發讀者對劇情後續發展的揣測。
《都柏林人》採用寫實主義的敘述法,因此看似簡單,其實在文字表象下,有著相當分歧複雜的指涉意義。在這本書裡,喬伊斯以文化病理學家的姿態,對都柏林人在心靈、社會、政治及文化上的「麻痺」現象,進行解剖、清理與診療。
喬伊斯筆下的生命是一場困局,愛爾蘭的經驗提供我們一個自我觀照與省思的機會。透過批判性的閱讀,《都柏林人》可以引導我們在生命困局的掙扎中,增長智慧。
喬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
是著名的現代主義文學大師,以多變的實驗性寫作風格,獨步文壇。他出生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及長流亡於歐洲大陸,一輩子以書寫愛爾蘭為職志。他的創作包括短篇小說《都柏林人》、詩集《室內樂》、劇本《流亡者》、長篇小說《一位年輕藝術家的畫像》、《尤利西斯》與《芬尼根守靈夜》。他嘗言要以尖酸刻薄的手法來描繪愛爾蘭人民在英國殖民情境下所呈現的「麻痺」現象。他的書寫是一面批判的鏡子,用來照見愛爾蘭人的真實面貌,並藉此喚醒愛爾蘭人的良知。
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评分什么是小说和什么是好的小说,这是两个问题。前者智者见者,而且可以有若干种分类,但对于后者,有而且只有一个本质用来衡量:洞察人性的幽微与复杂。伟大、卓越和经典的小说,在我看来,至少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卓越的前瞻性。 《都柏林人》不仅符合这以上特质,且还有两个不...
评分乔伊斯曾经说《都柏林人》的创作宗旨:“是要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史写下自己的一章”。但我以为,通过乔伊斯那敏锐的观察力揭示出来的有关都柏林人的精神状况,也可以说是全人类,尤其是现代社会人的精神状况。比如,《姐妹们》和《圣恩》所暗示的天主教信仰衰落的事实既...
评分絮絮叨叨绵密的开头,充溢着私人感觉的准确语句,以及随之而来的顿悟和发现并由此对读者情绪的击打,像雨水一样洒在这本并不厚重的小说集的每个角落里。 1 都柏林气候温和,爱尔兰盛产天才。叶芝、希尼、乔伊斯、王尔德、贝克特、萧伯纳、特雷弗……你将不得不发现,这些闪耀...
评分乔伊斯自言是以“一种处心积虑的卑琐的文体”写作本书,这是我看完后才得知的。是的,跟<尤利西斯>相比的确称得上是。 第一人称叙述只存在于并完全占据了童年部分的三篇小说,可以说是对角色意识最全知的三篇。乔伊斯也很理所当然地捉住了这个机会,一照面就更为直接地向读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BD%E6%9F%8F%E6%9E%97%E4%BA%BA 这个台版很不错,注释很详细,值得一看。我有kindle上可以阅读的该版本电子书,买不到此版本的可豆油
评分Joyce入门
评分目前见过最认真的版本,但是竖排看着有点慢
评分丰富的文学性让人感到呼吸困难
评分乔伊斯的短篇蛮高级,比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更有嚼劲,奈保尔与之一比则显得大众。《都柏林人》能启发更多的“都柏林人”,《米格尔街》却不能,由此可见高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