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波] 卡普钦斯基
出品人:
页数:316
译者:乌兰
出版时间:2009-5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698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卡普钦斯基
  • 旅行
  • 历史
  • 波兰
  • 希罗多德
  • 随笔
  • 散文
  • 文学
  • 希罗多德
  • 历史
  • 旅行
  • 古希腊
  • 西方史
  • 古代文明
  • 地理探索
  • 人文旅行
  • 经典著作
  • 历史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部分是自传,部分是文学批评,部分是沉思录。它讲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旅行:即作者本人环绕世界的旅程,和他对古希腊历史地理学家R.希罗多德足迹的追寻。

在行文过程中,R.卡普希钦斯基展示了R.希罗多德的热情,像他这样充满热情的人并不多,醉心知识,才智超群,“旅行是他必不可少的事业,他的自我辩白是全心投入,奋力了解人生、世界、或许最终还有他自己”。通过环游世界的旅行,R.卡普希钦斯基感受深刻,探索过去比作为记者探索当下更为有趣、更是着迷于穿越时间的界限。在他看来,“每部历史,包括R.希罗多德记下的每一页,都向时间狭隘者表明,当下一直存在,历史只是现在的不断行进,我们所谓的古代时间对于亲身经历的人来说却是眼前的现实。”最后,R.卡普希钦斯基指出了R.希罗多德的困境:他穷尽一生要保存历史真相,防止人类时间的痕迹被时光抹掉;但他研究的主要来源不是一手经验,而是其他人按照自己的看法叙述的历史。

R.卡普希钦斯基认为,我们可以努力减少或缓和分歧,但永远无法滤掉。我们永远不可能直接身处历史,而只能是别人叙述、呈现的历史,是他或她认为的样子。

卡普钦斯基认为自己师承于希罗多德,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记者和第一位全球主义者。他对希罗多德奉若神明,还因为希罗多德不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历史学之父",而且是"谎言之父"。如果说修昔底德是科学化历史的奠基人,冷静地分析权力政治,那么希罗多德就是第一位虚构史学家,他在书中记录各种精彩的故事,不论其真实与否。新闻报道也有两种,像旗语一样清晰扼要,或者充满诗句和影

作者简介

雷·卡普钦斯基(1932—2007),生于波兰东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遭受二战磨难。高中毕业后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考入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后转入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青年旗帜》杂志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从日本转道北京,任特派记者。从此开始了他四十余年驻外记者的生涯,足迹遍及五洲四洋一百余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他一生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拘关押。同时作为作家,获五十项国内国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有的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皇帝》(1978)、《伊朗王中王》(1982)、《帝国》(1993)、《太阳的影子》(1998)、《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

目录信息

波兰驻华大使致辞
不能克隆的丰碑(代序)
跨越国境
被迫滞留印度
火车站与宫殿
拉比诵读《奥义书》
波兰驻华大使致辞
不能克隆的丰碑(代序)
跨越国境
被迫滞留印度
火车站与宫殿
拉比诵读《奥义书》
毛泽东的“百花齐放”
中国式思维
世界之路上的记忆
克洛伊索斯的幸运与不幸
战役的结束
诸神的由来
清真寺塔尖上的一幕
阿姆斯特朗音乐会
佐披洛司的脸庞
野兔
在已死亡和被遗忘的国王之间
希司提埃伊奥斯的荣誉
兰克医生的诊所
希腊人的技巧
在他被狗和鸟撕得粉碎之前
克谢尔克谢斯
雅典的誓言
时间的消逝
沙漠与海洋
铁锚
黑是美丽的
热烈和审慎的现场
希罗多德的发现
我们站在四周闪光的暗处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总体来说这本两条thread的书值得一读,可能和自己的部分经历有关。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纯粹从语言上翻译这本书是一种硬伤,对基本的历史还是需要补习,而各种书后致谢和校订的人如果不是缺乏历史知识就是敷衍了事未认真阅读,比如波斯的薛西斯(Xerxes)被翻成“克谢尔克谢斯”,...  

评分

其实严格说不能叫做一篇书评,太忙了,纯粹就是笔记吧,把觉得不错的东西码在这自己没事儿随便看看就好。 希罗多德写居鲁士和克洛伊索斯,“人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车轮上转动的,转动的车轮绝不会让一个人永远幸福。”波斯和玛撒该塔伊人战争里头,居鲁士本可以放托米丽思一...  

评分

Fast Line 读《和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By Henry/2010.11.10 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墓志铭。 作为驻外记者,他的足迹遍及五洲四洋六十多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 作为一个诗人作家,他六次提名...  

评分

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波兰记者、作者、诗人雷·卡普钦斯基一无所知,也难怪,这本《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国内第一次出版他的书。看书中的介绍后又在网上查资料,才知道2007年辞世的卡普钦斯基是波兰新闻界及文坛的重量级人物,早已享誉世界。他曾是波兰通讯社的唯一名驻外记...  

评分

卡普辛斯基的《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一份恰当的遗嘱。 许多中欧作家一直醉心于人类记忆这个主题,例如已过世的波兰诺贝尔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的诗歌,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的散文,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作家等等。正如昆德拉所说“...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极负历史责任的书。作者是真正做到了思考,并尝试学习改进自己,以提高自己的技艺更好的服务与工作。很久没读过这么朴实而又诚恳的书了。还有趣味性!

评分

游记真的过时了~

评分

中国那部分很有点喜感 李同事的隐喻 [这种书几乎未曾产生过兴趣,然而今天随手一翻,竟站在书架边从十点半看到一点过,一口气读完。感想多。1,读大学以来花在读杂书上的时间几乎为零,后悔自责,图书馆也许是除了家以外最包容的地方;2,拘泥于自己所以为的兴趣去选择事物,长期以来只会让人越来越单调无趣,以后,多去突破这个看不见的界限,新鲜感带来新发现]

评分

powerful!

评分

作为一本打完折才十一块的书,性价比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