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抓住中國古代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協商與契約”這一中心主題,揭示瞭中國中古時代官府、百姓、鬼神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以及這三者相互協商、討價還價並在這種角力中共存的社會過程,展現瞭中古時代社會變革的某些側麵:老百姓互相協商並訂立契約,是為“現世契約”;老百姓與神鬼之間的協商與契約(買地券),是為“冥世契約”,即“幽契”或“陰契”。官府對待老百姓所使用之現世契約的態度與政策前後曆有變化,反映瞭所謂朝廷“政法”與民間“私契”從對立、並存到契閤的演變過程;而冥世契約則不僅反映齣老百姓對死後世界的看法,摺射齣冥府、鬼律與陽世官府、官法之間的對應關係。
芮樂偉·漢森(Valerie Hansen)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著名漢學傢。除本書外,還著有《中世紀中國天帝觀念的嬗變》、《開放的帝國》等。
没有读到该书,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在契约领域,似乎不应该忘记日本一系列殖民调查,虽然那些是在强烈的殖民背景下进行的,但其细致丰富,以及现代法学概念与地方经验的结合方式非常值得重新认识。但可惜的是不但这些未引起中文英文世界重视,就连日本本土学者,也大多只追溯到...
評分这书让洋人写,有点可惜。作者自己的论述很多,引文嫌少。而且引的太杂,戏文里的东西一大堆。我本来是很想看看传统中国的契约精神的,可惜作者所论不多,再加上用的资料多是典田卖地卖儿鬻女的凄惨玩意和丧葬文书一类给鬼看的东西,正经的商业契约和官方文书都没有多少,实在...
評分没有读到该书,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在契约领域,似乎不应该忘记日本一系列殖民调查,虽然那些是在强烈的殖民背景下进行的,但其细致丰富,以及现代法学概念与地方经验的结合方式非常值得重新认识。但可惜的是不但这些未引起中文英文世界重视,就连日本本土学者,也大多只追溯到...
評分没有读到该书,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在契约领域,似乎不应该忘记日本一系列殖民调查,虽然那些是在强烈的殖民背景下进行的,但其细致丰富,以及现代法学概念与地方经验的结合方式非常值得重新认识。但可惜的是不但这些未引起中文英文世界重视,就连日本本土学者,也大多只追溯到...
評分这书让洋人写,有点可惜。作者自己的论述很多,引文嫌少。而且引的太杂,戏文里的东西一大堆。我本来是很想看看传统中国的契约精神的,可惜作者所论不多,再加上用的资料多是典田卖地卖儿鬻女的凄惨玩意和丧葬文书一类给鬼看的东西,正经的商业契约和官方文书都没有多少,实在...
不是很嚴謹的研究,不過在這個係列裏算是不錯的。
评分還是蠻有意思的,尤其是作者更為擅場的民間信仰的部份。個人比較在意從吐魯番文書到敦煌文書,再到宋以及元朝的各種變化,或許可以挖掘更深層而多麵的原因?還有現世與陰間的對照,譬如“盜賣”和“盜葬”兩個概念,也很有趣。以此而言,第八章就感覺深化得還不夠哇?總體來說,也是西人“比較論文”的寫法,包括每章後的總結,同樣多是局限於總結上文。又,寫法畢竟有異於我們所習慣者(大概自己理解力有限,部份海外漢學的著作讀下來,真感覺吃瞭整個西瓜就那幾顆籽兒尚有印象…),一些敘述或屬枝蔓,例如頁166有一段提及墓葬中的絲織品,不曉得跟其中齣土的“《地理新書》式買地券”有何關聯?至少文中是沒有說明清楚的。第四章宋朝的內容對論文應該說還是有用的,待將所引文獻一一找齣重新閱讀、整理。
评分可以。
评分不是很嚴謹的研究,不過在這個係列裏算是不錯的。
评分還是蠻有意思的,尤其是作者更為擅場的民間信仰的部份。個人比較在意從吐魯番文書到敦煌文書,再到宋以及元朝的各種變化,或許可以挖掘更深層而多麵的原因?還有現世與陰間的對照,譬如“盜賣”和“盜葬”兩個概念,也很有趣。以此而言,第八章就感覺深化得還不夠哇?總體來說,也是西人“比較論文”的寫法,包括每章後的總結,同樣多是局限於總結上文。又,寫法畢竟有異於我們所習慣者(大概自己理解力有限,部份海外漢學的著作讀下來,真感覺吃瞭整個西瓜就那幾顆籽兒尚有印象…),一些敘述或屬枝蔓,例如頁166有一段提及墓葬中的絲織品,不曉得跟其中齣土的“《地理新書》式買地券”有何關聯?至少文中是沒有說明清楚的。第四章宋朝的內容對論文應該說還是有用的,待將所引文獻一一找齣重新閱讀、整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