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瞭19個工程學領域的傳奇故事。
有人造奇觀背後的建造故事:巴拿馬運河、弗裏斯摩天輪、鬍佛水壩、英吉利海峽隧道、吉隆坡石油雙塔。
也有傳奇工程師的人物故事:特立獨行的工程師查爾斯·斯泰因梅茨、諾貝爾奬的發起人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製定瞭羅伯特議事規則的亨利·馬丁·羅伯特、發明瞭蒸汽錘的詹姆斯·內史密斯、對土力學做齣巨大貢獻的卡爾·太沙基、19世紀跨大西洋輪船“大東方號”的設計者伊桑巴 德·金德姆·布魯內爾。
作者從大量曆史記錄裏打撈起豐富的故事細節,嚮我們近距離展示瞭工程師是如何工作的。我們也得以窺見抵達成功之前所曆經的各種挫敗和麯摺,同時也提醒我們:失敗,乃是通往新發明的必經之路。
這本書的真正魅力在於,每篇文章中都有無數的曆史軼事和工程瑣事,豐富的細節講述……作者對涉及的各種工程知識都有進行瞭簡明扼要的講述,無論是對工程師還是紙上談兵的發明傢來說,這都是一本有益的讀物。
——剋裏斯廷·拉鬆(Christine Larson)
這本書為我們展現瞭一些大型工程項目,例如英吉利海峽下的隧道、金門大橋、鬍佛水壩、巴拿馬運河、1858 年鋪設的大西洋電纜、“大東方號”輪船的首次下水等。作者展示瞭工程師們如何將自己頭腦中的奇思妙想、創意設計一步步轉化為現實世界中的工程景觀。……作者通過令人信服地寫作,將工程學領域中的實踐戲劇化為人類意誌、聰明纔智和毅力的勝利。
— —《齣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簡介: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杜剋大學土木工程教授和曆史學教授,美國國傢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嚮為結 構工程、設計、工程和技術史等。 波卓斯基很擅長采用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富有創造性地 闡釋設計的基本問題。他被《科剋斯評論》譽為“科技的 桂冠詩人”,2006年榮獲美國曆史悠久且富有盛名的工程 奬——華盛頓奬。已齣版的中文著作有《日用器具進化史》 ( 2 0 1 8 )、《鉛筆:設計與環境的曆史 》( 2 0 1 8 )、《 請原諒設計》(2 0 1 8)、《改變世界的6種力》(2 0 2 4)等。
譯者簡介:
硃軒慧,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係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 現就讀於德國漢堡大學亞非學院。自由譯者,曾參與翻譯 《何謂語文學:現代人文科學的方法和實踐》(2021)。 王曉宇,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其實是《美國科學傢》雜誌的90年代文章精選,但是文風很散、翻譯拗口。作為工程學相關,整本書隻有巴拿馬運河給瞭一張高糊圖例,剩下的全是些老舊的黑白照片。真有興趣不如讀維基百科……
评分古希臘人就已經知曉瞭蒸汽機的基本元素。在2100多年前,亞曆山德裏亞(Alexandria)的剋泰西比烏斯(Ctesibius)發明瞭用於抽水的活塞和汽缸,而他的同胞希羅(Hero)則能夠利用蒸汽進行機械運動,不過主要還是用於驅動玩具和其他娛樂設施。盡管現代蒸汽機的發展普遍被認為起源於18世紀早期托馬斯·紐科門(Thomas Newcomen)的發明,但是這種認識過於簡單化瞭。就像工程界所有的成就一樣,紐科門的蒸汽發動機也建立在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各地齣現的重要技術突破的基礎上。以蒸汽發動機為例,特彆是17世紀的一些事件奠定瞭重要的基礎,並預示瞭19世紀和20世紀某些不祥的發展曆程。
评分《再造世界》——偉大工程背後若乾充滿奇想和創造力的瞬間。對於建築來說,細節決定風格;在越來越追求同質化的今天,所謂想象的準確呈現,就是一次成功的突圍。
评分《再造世界》——偉大工程背後若乾充滿奇想和創造力的瞬間。對於建築來說,細節決定風格;在越來越追求同質化的今天,所謂想象的準確呈現,就是一次成功的突圍。
评分古希臘人就已經知曉瞭蒸汽機的基本元素。在2100多年前,亞曆山德裏亞(Alexandria)的剋泰西比烏斯(Ctesibius)發明瞭用於抽水的活塞和汽缸,而他的同胞希羅(Hero)則能夠利用蒸汽進行機械運動,不過主要還是用於驅動玩具和其他娛樂設施。盡管現代蒸汽機的發展普遍被認為起源於18世紀早期托馬斯·紐科門(Thomas Newcomen)的發明,但是這種認識過於簡單化瞭。就像工程界所有的成就一樣,紐科門的蒸汽發動機也建立在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各地齣現的重要技術突破的基礎上。以蒸汽發動機為例,特彆是17世紀的一些事件奠定瞭重要的基礎,並預示瞭19世紀和20世紀某些不祥的發展曆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