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是第一代进入青春期时不断接触互联网的人群,即Z世代。“手机式童年”取代了“玩耍式童年”,构成了这一代孩子的“新童年”:一方面,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过度保护,这让孩子无法在成长中获得足够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会对孩子在网络上的保护不足。这对孩子产生了4大伤害:社会剥夺、成瘾、注意力碎片化、睡眠剥夺。
Z世代数字原住民在虚拟世界遭遇成长危机:对女孩来说,社交媒体让女孩重度焦虑:①滤镜、美颜、社交媒体经过美化的生活会让女孩产生外貌焦虑,加剧青春期女孩的不安全感。②女孩更容易分享情绪,让焦虑情绪传播。对男孩来说,游戏和视频让男孩深陷孤独: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让男孩有更多途径逃避现实,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高度依赖手机和社交媒体会导致人类的精神退化,已经成为一代人的危机。作者呼吁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来结束这场手机带来的精神疾病的流行,并给出了四大行动方向:①社会:通过互联网立法,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中自由玩耍;②技术:互联网科技公司用技术手段保护孩子;③学校:为孩子提供远离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的环境;④父母:做好虚拟世界的园丁。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知名思想家、社会心理学家。
1992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在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任教16年。自2012年8月起,任职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
2001年,荣获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2012年被《外交政策》评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13年被《展望》评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之一。
在TED大会上的演讲点击量超过900万次,100多篇学术文章被引用近10万次。
已出版畅销书《象与骑象人》《正义之心》等。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一位知名心理学家、大学教授,讲的是手机时代应该如何育儿。 他的核心观点是当代发达国家,对儿童线下的成长过于保护,反倒让他们丧失了成长的宝贵机会,而忽视了他们的网上生活,保护他们不受尤其是各种社交媒体的侵袭。作者全面梳理了一下手机、互联网、社交...
评分本书核心论点: 本书认为,21世纪初,尤其是2010年至2015年间,童年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大重塑”(The Great Rewiring)。这场重塑由两大趋势共同驱动: 现实世界中的过度保护(Overprotection): 出于对安全的过度担忧(安全主义 Safetyism),父母和(学校等)社会机构极大...
评分乔纳森·海特的新作《焦虑的一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将目光聚焦在今天成长于社交媒体与智能手机环境下的一代青少年。他提出:孩子们越来越焦虑,不是因为他们脆弱,而是因为成长的环境被悄然重塑——他们的童年,从“玩耍的童年”蜕变为“手机式童年”。 在这一代身上...
评分非常推荐家长阅读此书。虽然人人都知道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危害,但是这本书很清楚地告诉我危害在哪里、对于男孩女孩的分别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已经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 书里特别引忍深思的是 1)整个虚拟平台的巨大信息流在整体商业模式的“引导”下,传递的是什么...
不光是Z世代的注意力被智能手机分化,就连我们大人的注意力也被迫碎片化,总有回不完的工作和生活消息—过去能坐下来持续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正在被分解成许多碎块时间。我们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得学着处理这种碎片化的状态,尽可能留出更完整的时间用于学习,有时候不得不暂时“无视”一些不重要的消息才能专注于当下。
评分很有意义,希望书里的呼吁和建议能一步步落地,无论学校,社会,还是家长本身
评分不能再多了(看的英文版
评分儿童和青少年对于智能手机和各种应用的使用,已经快速且大范围的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相比曾经我们这代80后充满玩耍且缺少父母严管的童年,现在的孩子在更安全更少玩耍与挫折的状况下,遭遇了利用人类大脑上瘾机制设计的大量应用,且随着小小的几寸屏幕全天带在身边随时使用。曾经玩耍中对身体、社交、表达、倾听、合作、共情的学习统统消失了,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上瘾与焦虑。各大科技公司为了未来的发展,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到平台,对青少年降低了很多本应有的约束。就这样,短视频、网红、晒、对评论和点赞的期待,逐渐占据了青少年正在发育中的大脑,身边的朋友不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网络上虚幻的内容成了注意焦点。不过书中很多东西讲述的依然不够透彻,本应带来更多的传递,也会带来更好的说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保护真的既紧迫又困难。
评分很有意义,希望书里的呼吁和建议能一步步落地,无论学校,社会,还是家长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