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是第一代进入青春期时不断接触互联网的人群,即Z世代。“手机式童年”取代了“玩耍式童年”,构成了这一代孩子的“新童年”:一方面,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过度保护,这让孩子无法在成长中获得足够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会对孩子在网络上的保护不足。这对孩子产生了4大伤害:社会剥夺、成瘾、注意力碎片化、睡眠剥夺。
Z世代数字原住民在虚拟世界遭遇成长危机:对女孩来说,社交媒体让女孩重度焦虑:①滤镜、美颜、社交媒体经过美化的生活会让女孩产生外貌焦虑,加剧青春期女孩的不安全感。②女孩更容易分享情绪,让焦虑情绪传播。对男孩来说,游戏和视频让男孩深陷孤独: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让男孩有更多途径逃避现实,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高度依赖手机和社交媒体会导致人类的精神退化,已经成为一代人的危机。作者呼吁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来结束这场手机带来的精神疾病的流行,并给出了四大行动方向:①社会:通过互联网立法,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中自由玩耍;②技术:互联网科技公司用技术手段保护孩子;③学校:为孩子提供远离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的环境;④父母:做好虚拟世界的园丁。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知名思想家、社会心理学家。
1992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在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任教16年。自2012年8月起,任职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
2001年,荣获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2012年被《外交政策》评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13年被《展望》评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之一。
在TED大会上的演讲点击量超过900万次,100多篇学术文章被引用近10万次。
已出版畅销书《象与骑象人》《正义之心》等。
最近我和很多朋友安利了这本《焦虑的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这本书探讨了和智能手机缠绕成长的Z世代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整个社会应该如何应对。 与智能手机相伴成长的孩子是有史以来与真实世界接触最少的世代。他们早早地开始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
评分 评分非常推荐家长阅读此书。虽然人人都知道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危害,但是这本书很清楚地告诉我危害在哪里、对于男孩女孩的分别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已经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 书里特别引忍深思的是 1)整个虚拟平台的巨大信息流在整体商业模式的“引导”下,传递的是什么...
评分非常推荐家长阅读此书。虽然人人都知道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危害,但是这本书很清楚地告诉我危害在哪里、对于男孩女孩的分别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已经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 书里特别引忍深思的是 1)整个虚拟平台的巨大信息流在整体商业模式的“引导”下,传递的是什么...
评分注释、参考文献以环保之名隐去,只能扫二维码才能看。但是腰封却已无法承载推荐语这类可有可无的东西,直接单独成册,此时却又不顾及环保了。这不是打自己脸么。
评分实话说,这书没有达到预期(2个半,本以为会有所引申和延展的)。首先,他讨论的大多是95-05的孩子,而如今他们最小的都二十了,这种社会研究的滞后性在这个信息高速时代是弊大于利的;其次,对于这一代焦虑的关键指向了手机电脑登社交媒体这类信息工具,而这并不是核心,就像每个时代都有被上一代“鄙夷且痛恨”的产物,本质上还是在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价值导向(我们的教育合作在信息时代还是需要磨合和提高的),这并不是一刀切能解决的;最后,相信能耐心看完(包括进一步思考)的大小读者,本身是有一定的思考基础的,所以感觉这书有点啰嗦的研究了,实用性与思考性不算高…
评分不能再多了(看的英文版
评分工整的一篇社会心理学论文。对成长在智能手机时代的孩子面临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非常细致扎实的分析,虽然采集和分析的数据集中在西方社会,但对东方世界依旧有借鉴作用。关于如何解决手机儿童的问题,本书给到了宏观和理论的建议,对整个社会来说,有用;对已经遇到问题,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家长来说,实操可行性会弱些。
评分去年的年度家长必看书籍(我年度大赏的奖项哈哈,里面还写到希望出中文版,没想到那么快就出了)推荐秉着对孩子负责精神的家长们都能读一读,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就读最后一章也可以,救救孩子们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