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二战后法国新浪潮导演埃里克·侯麦的一本音乐评论集。侯麦曾受邀在一个法国知名音乐广播节目里讲莫扎特和贝多芬,由此生发而撰成本书。身为导演的侯麦以其崭新独特的眼光看待音乐,将对电影艺术的思考方法应用到音乐领域中。书中谈论了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激动人心的古典音乐作品,映照时代思想潮流的变化,从主题、调式、声音与色彩等分析音乐,探讨了古典音乐的性质,挖掘其哲学内涵,更将之与文学、绘画等艺术交相比照,引读者沉潜于艺术之美中。
作者简介
[法]埃里克•侯麦(Éric Rohmer,1920—2010),法国电影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品有“六个道德故事”“喜剧与格言”“四季故事”等系列影片;也是电影评论家,曾任《电影手册》杂志编辑;同时还是电影理论作家,著有《美的趣味》《希区柯克》《茂瑙的浮士德》等著作。他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者简介
崔志云,任职于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精通法语、英语,游历多国,谙熟西方文化。
“人们对音乐的反应,比对于其他艺术的都更加不由自主。我们对于听觉不适的容忍度低于视觉,这不仅是因为合上眼皮比堵住耳朵更加容易,而且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掌控空间的能力强于掌控时间的能力。” - 一部混杂且碎片化的音乐评论集。 虽然主题是《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但内里...
评分“人们对音乐的反应,比对于其他艺术的都更加不由自主。我们对于听觉不适的容忍度低于视觉,这不仅是因为合上眼皮比堵住耳朵更加容易,而且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掌控空间的能力强于掌控时间的能力。” - 一部混杂且碎片化的音乐评论集。 虽然主题是《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但内里...
评分“人们对音乐的反应,比对于其他艺术的都更加不由自主。我们对于听觉不适的容忍度低于视觉,这不仅是因为合上眼皮比堵住耳朵更加容易,而且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掌控空间的能力强于掌控时间的能力。” - 一部混杂且碎片化的音乐评论集。 虽然主题是《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但内里...
评分“人们对音乐的反应,比对于其他艺术的都更加不由自主。我们对于听觉不适的容忍度低于视觉,这不仅是因为合上眼皮比堵住耳朵更加容易,而且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掌控空间的能力强于掌控时间的能力。” - 一部混杂且碎片化的音乐评论集。 虽然主题是《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但内里...
评分“人们对音乐的反应,比对于其他艺术的都更加不由自主。我们对于听觉不适的容忍度低于视觉,这不仅是因为合上眼皮比堵住耳朵更加容易,而且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掌控空间的能力强于掌控时间的能力。” - 一部混杂且碎片化的音乐评论集。 虽然主题是《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但内里...
有意思
评分有意思
评分读这本书的感觉好像是坐跷跷板,载着我不断往返于懂和不懂之间。如果我能多懂一些乐理、古典乐,应该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感和乐趣。主观地说不懂乐理对我理解本书着实构成了较大的阻碍,但是候麦的乐评以其独到的趣味让人硬着头皮也想把它读完。这跟我同期在读的《穿墙透壁》一样,以趣味激发出我想一探究竟的心,其中让我迷惑的知识点都成了我入坑的落脚点。
评分有趣的小册子,有些哲学味,基本观点比较认同
评分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