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文章是围绕五四与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新起思想、观念的相关研究,选取了不同学科、代际和地域学者在研究五四新文化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思想流变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内容涵盖了对五四时期科学与人生观讨论的反思、五四运动中的意识与组织,以及五四精神、目标与思想的多维解读。通过这些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为读者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洞见。
-------------------
【编辑推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本书收录的文章,呈现了约四十年来“五四”思想研究的大致走向和研究内容的轨迹变化。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范岱年、竹内好、耿云志、钱理群、王德威、许纪霖、王芳等不同代际学者之间关于“五四”思想的学术对话,亦能加深我们对作为中国现代思想之源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王风,福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具体涉及的学术分支和课题,包括近代文章,现代散文,周氏兄弟、废名等现代作家,章太炎、王国维等现代学者,古琴史,古琴器等,均有多篇重要论文。出版有《世运推移与文章兴替》《琴学存稿》《琴史与琴器》。编有《废名集》(全六卷),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主编《曹禺全集》(全十一卷),助理郑珉中先生编写《故宫古琴》。
季剑青,1979年生,安徽肥东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等,译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赵元任早年自传》《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曾在《文学评论》《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重访五四新文化:思想与观念》以多维视角重探五四运动的思想内核,既非教科书式的宏大叙事,亦非晦涩的学术论辩,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思想变革的隐秘通道。 书中对“科学与...
评分《重访五四新文化:思想与观念》以多维视角重探五四运动的思想内核,既非教科书式的宏大叙事,亦非晦涩的学术论辩,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思想变革的隐秘通道。 书中对“科学与...
评分 评分从小就知道五四运动,但不清楚五四运动到底是什么?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5月4号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中各个阶层共同参加的一场在北京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周作人说,五四从头到尾,是一个整治行动,而前头的一段文学革命,后头的一段新文化运动,乃是焊接上...
评分中国自古就有着自己的思想体系并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是多元化的体现,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的思想归位统一,唐宋时期中国的思想是开放的,但到宋明理学的兴起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中国人的思想开始被精英阶层禁锢。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团队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关于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研究编选的三卷本论文精选集中的“思想与观念”一卷。本卷收录的论文,主要基于思想史、观念史与概念史的研究,兼顾以学人个案细读为切入视角的文化史研究。其编选的问题意识,除了考量学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论文之于该主题研究的重要贡献之外,也兼顾左、中、右等各个政治与思想光谱下的代表性研究文献。这些论文组合在一起,不只可以帮助读者管窥近四十年来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研究在研究主题、切入视角与核心问题意识等方面的演化脉络,而这些文献本身,也已经成为当代学术史与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承载性文本,其蕴含的时代风向、思想争鸣与学术潮流变化,同样一目了然。
评分五四新文化的梳理与论述
评分这本书是学术脉络的承续与突破,值得点赞的是,这本书汇集了众多学科或代际的局限,搭建起跨时间的学术对话平台。这本书是多元议题的交锋集。思想的碰撞异常激烈,甚是好看。要是把李泽厚先生那篇加上就更好了。
评分“五四新文化”成为现代中国无论哪个阶段,都必须回眸对话的起点。学习和牢记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感恩过去,追求未来的同时,更应该着眼当下。 思想与观念系列,对五四时期时局的研究,著名人物的思想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试图让读者理解五四运动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评分在《重访五四新文化 思想与观念》中,收录了19篇与五四思想与观念相关的论文,结合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多维度的视角剖析五四思想,反思五四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貌。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深化了我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