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无法停止买买买,买得越多反而越不快乐?
消费者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
王宁、马凌、田丰、严飞、杨早、李钧鹏、陈英、李三达、祝羽捷 诚意推荐
————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身份既不是继承的,也不是规定的,人们可以通过消费来“发明”自己的身份。——安东尼·加卢佐
消费主义就是创造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然后让你渴望得到它。——齐格蒙特·鲍曼
————
☆消费社会学入门口碑名作,讲透消费社会200年发展历程
——从自给自足时代到买买买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消费主义又是怎样渗透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并重塑现代社会的面貌?
☆打破“消费自由”的假象,揭露消费主义对现代人生活的全方位掌控
——当我们用钱换产品、用产品换幸福,将买买买当作自我实现的方式,究竟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奴役着我们?
☆呈现消费主义与女性的相互关系,提供解读女性发展历程的新视角
——消费主义发展史,是一部女性觉醒与进步的历史,更是一部女性被引诱、俘获和利用的历史。
————
《制造消费者》是一部消费社会学入门读物,也是一部消费主义简史。本书从18、19世纪商品经济发轫的欧洲入手,展现了消费社会两百年的演进与变革,以及消费主义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占领世界每一寸角落的历程。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贴近生活的案例、精准而克制的论述,揭开消费主义的迷雾——在崇尚“消费自由”“个性解放”的现代社会,资本、广告与媒体彼此合谋,利用人的恐惧与渴望、认同与偏见,隐秘地掌控着我们的生活与思想;商品成了定义自我的核心工具,购物成了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改造成消费的机器。
————
这本书是我看过关于消费社会最好的书籍之一。——东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宁
最好的消费社会理论入门书,马克思、凡勃伦、鲍德里亚等人的精髓尽在其中而又不显生硬,兼顾历史梳理与观点铺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马凌
本书考证详细、引人入胜,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消费社会历史的窗口。——法国《解放报》
安东尼·加卢佐的文字虽然充满雄心,但又非常容易理解。正如他所说的,消费并不是从始至今都像今天这样占据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这本书探讨了社会在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向“消费社会”发展的过程。——法国经济月刊《经济新解》
[法]安东尼·加卢佐(Anthony Galluzzo)著
法国让·莫奈大学讲师,在Coactis实验室主持“消费文化和市场新策略”项目的研究。
马雅 译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曾为中国网新闻中心国际组撰稿,以及外派阿尔及利亚任职翻译,现为自由译者。
拿到《制造消费者》稿费以后,为了不坠入消费主义陷阱,高尚地给母校捐出一笔钱,然后发现房租交不上了。
夜深人静中…突然想起有个快递没去拿,下班后可是跑过一次快递站的。小区里最熟的地方就是各家快递驿站了。有时候走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微笑打招呼,走过去才反应是快递站老板娘,呵呵哒,我是她家主顾来的。 今天我还没去取的是什么?不晓得,我买了什么有些想不起,就是突然一闪...
评分摆脱了封建时代和中世纪的阴影,人类于17世纪迈入充满启蒙意味和理性思想的近现代社会,平等观念、契约精神与利益计算取代了出身论、等级制与荣誉观。这其中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革,在政制方面,托克维尔谓之为从贵族时代向民主时代的转变;在社会关系方面,亨利·梅因谓之为...
评分 评分书中关于女性与消费主义的观点让我醍醐灌顶,使我对于女性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这场革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拥有消费的权力或能力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消费对社会地位不会产生影响,反而使人陷入消费陷阱,必须不断购买特定的商品才能保证自己的理想形象。 这使我开始警惕一些披着女...
评分消费主义在近200年发展起来,彻底改变了社会心理和文化,不知不觉,我们的身份和价值与消费捆绑,看似是我们在选商品,其实是我们被商品背后的资本牵着鼻子走。 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认为,消费主义的源头是拜物情节,自从生产与消费被分割,人对商品产生了纯粹美好的幻想。...
我觉得花钱如果能获取到情绪价值这钱也不白花,比如演唱会、音乐节。这钱花了确实很开心哈哈哈哈。
评分感觉像上了一堂消费心理学课,但是内容不枯燥,挺好读的。
评分我是学营销的,感觉这本书挺有意思。怎么抓住用户心理,重视品牌的影响力。蛮有启发。
评分这本书看完,让我真正感受到怵目惊心!曾经那些被物欲包裹的瞬间一下子有了清晰的解读,突然悔得肠子都青了……再也不想买买买了!
评分换了个封面再出版一次~之前已经引进过中文,2022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