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礼之间

德礼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郑开
出品人:
页数:481
译者:
出版时间:2025-3
价格:9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79879
丛书系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哲学
  • 伦理学
  • 道德
  • 文化
  • 社会
  • 历史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思想
  • 德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经典先秦思想哲学史著作全新再版,呈现诸子百家争鸣之前的思想面貌。

专门拈出了所谓的“前诸子时期”/“前轴心时期”,以“前诸子时期”划定为“德的时代”,以诸子哲学时期为“道的时代”:诸子哲学正是从深厚的“德”的思想文化传统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哲学创作,也是一种“道”对“德”的“突破”——哲学思想对源自宗教、制度的传统思想的突破。

--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传统,是以春秋末年以降的诸子蜂起为哲学史的起点,因为活跃于那个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本书则向前追溯,专门拈出“前诸子时期”,试图发掘殷周之际到春秋末年思想史的内容和特质,从而探讨随后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全书旗帜鲜明地指出,前诸子/前轴心时期思想史的主题就是“德”,“德”贯彻于西周以来的政治社会原则、文化模式和精神气质的所有方面,是前诸子时期思想史最重要的特征,而非以往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天命神学”。而“德礼之间”,即制度与思想之间的相互建构,限定并塑造了前诸子时期思想史的核心特质。作者以“德的时代”概括绵延殷周之际和春秋战国之交两条重要历史分界线之间的思想史特征,与诸子哲学开启的“道的时代”形成了鲜明对照,并提诸子哲学(儒、墨、道、法、名和阴阳家)正是从深厚的“德”的思想文化传统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哲学创作,这是一种“道”对“德”的“突破”——哲学思想(“道”)对源自宗教、制度的传统思想(“德”)的突破。

作者简介

郑开,1965年生,安徽合肥人。1999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尤其偏重中国早期思想史及道家哲学方面的研究。著有《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思想史》《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庄子哲学讲记》《道家政治哲学发微》等。

目录信息

再版弁言
第 1 章 绪论:问题、方法和语文
第一节  问题
一 问题意识
二 理论框架
第二节  方法
一 三个问题
二 两个注释
第三节  语文4
一 文字
二 音韵
三 训诂
四 疑例举偶
第 2 章 德礼体系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 德礼体系
二 “德”:礼的意义结构
三 德、礼之间:互动和分化
第二节  封建析论
一 什么是“封建”?
二 为什么要实行“封建”?
三 “存灭国,继绝祀
第三节  德音诂释
一 《诗》无达诂?
二 政治、宗教语境中的“德音”话语
三 社会语境中的“德音”话语
第 3 章 政治语境:以省方、巡守和德刑为例
第一节  省方考
一 卜辞
二 彝铭
三 经传
第二节  巡狩钩沉
一 史料
二 分析
三 旁通:蒐与陟
第三节  “德刑”及其他
一 德刑:以《左传》为中心的讨论
二 刚柔
三 德与力、王与霸
四 德与法(刑)
五 “德”内面化
第 4 章 社会史分析:姓氏制度的思想史研究
第一节  姓氏的社会史线索
一 综述
二 镶嵌于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姓氏问题
三 涉及种族、宗教层面的姓氏问题:以图腾崇拜为中心
第二节  德与姓氏
一 社会政治语境:以“赐姓”“命氏”为例
二 氏族语境:族、类、姓与德
三 宗教语境:德的神圣意味
四 多重视境:以“明德”为例
第 5 章 文化视野:从文化模式与精神气质的角度看
第一节  宗教传统
一 殷周之际的适应与创新
二 宗教仪式的文化阐释
三 内在体验的理性转化
第二节  政治理念
一 德与天命
二 德与革命
三 德与哲命
第三节  文化模式.
一 作为文化模式的礼乐
二 民族精神
三 文化意识
第四节  精神气质
一 民德民彝
二 人文理性
三 道德价值
第 6 章 道德系谱学研究
第一节  德目
一 政治社会语境中的酝酿与发展
二 道德意识和精神价值的聚焦与突显
三 “德目”的思想史脉络和历史展开综论
第二节  德性论
一 德与善
二 德与生
三 德与性
四 德与aretē
第 7 章  诸子时代的“哲学突破”:从前轴心时期到轴心时期的转折
第一节  “德礼”与“道法
一 “德礼体系”的宿命性崩溃
二 变法:“德礼体系”推陈出新与“法的精神”不断滋育
三 名:作为礼的抽象形式
第二节  道、德之间:轴心时期的“哲学突破”及其视境
一 政治话语的变迁:“德”“道”间的推移
二 自然哲学的边缘:以“天德”语词为例
附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写政治课(其实是中国近代思潮课)的作业,读到郑开教授的一篇小文章,分享一下。 郑开. 继往开来的中国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回想“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有点儿“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的感慨。中国哲学乃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于中西古今之争的夹...

评分

写政治课(其实是中国近代思潮课)的作业,读到郑开教授的一篇小文章,分享一下。 郑开. 继往开来的中国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回想“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有点儿“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的感慨。中国哲学乃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于中西古今之争的夹...

评分

写政治课(其实是中国近代思潮课)的作业,读到郑开教授的一篇小文章,分享一下。 郑开. 继往开来的中国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回想“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有点儿“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的感慨。中国哲学乃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于中西古今之争的夹...

评分

写政治课(其实是中国近代思潮课)的作业,读到郑开教授的一篇小文章,分享一下。 郑开. 继往开来的中国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回想“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有点儿“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的感慨。中国哲学乃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于中西古今之争的夹...

评分

写政治课(其实是中国近代思潮课)的作业,读到郑开教授的一篇小文章,分享一下。 郑开. 继往开来的中国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回想“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有点儿“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的感慨。中国哲学乃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于中西古今之争的夹...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三章前两节可以作废了,古文字学界的研究早已证明甲骨那个字跟德没啥关系

评分

第三章前两节可以作废了,古文字学界的研究早已证明甲骨那个字跟德没啥关系

评分

第三章前两节可以作废了,古文字学界的研究早已证明甲骨那个字跟德没啥关系

评分

第三章前两节可以作废了,古文字学界的研究早已证明甲骨那个字跟德没啥关系

评分

第三章前两节可以作废了,古文字学界的研究早已证明甲骨那个字跟德没啥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