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从《春秋》、诸子百家、《史记》到明清小品,从元曲、杂剧、志怪传奇到白话小说,横跨两千五百年的时空,让我们体会不同的人生境遇,回归诗意的精神世界。
我们进入中国文学的世界,在语言所构拟的空间投入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体验前人的希望与失望,快乐与忧伤,体味前人伟大的艺术创造,理解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生命得以展开,变得宏大而美好;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了解人类文化的基点。
骆玉明,1951年7月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著有《简明中国文学史》《骆玉明老庄随谈》《世说新语精读》《诗里特别有禅》《骆玉明古诗词课》等。其中,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不同语言在海外出版。
来自 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骆玉明教授,挑战了一把如何通过一本书,将中国古典文学的脉络梳理清楚。 读完此书,可以说骆教授 的确成功的做到了,如何激发一个人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本书从前秦时代起,从《诗经》开始 , 将中国古典文字如画卷般展开 。《诗经》、楚辞、汉乐府...
评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离古典文学越来越远。当短视频、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那些沉淀千年的文字似乎正在悄然褪色。直到遇见骆玉明教授的《中国古典文学讲义》,才恍然发现,古典文学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精神之河,永远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骆教授的讲义...
评分首先,讲讲对这本书实体的感受:纸张良好、印刷精美、排版舒适。不愧果麦文化出品。 其次,讲讲对这本书内容的感受:比较浅、泛,但足以吊起读者重读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的兴趣! 能感觉到骆教授深厚的文学底蕴,在很多章节探讨中,他的讲述、思索可以十分自然地联系到不同时代、...
评分来自 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骆玉明教授,挑战了一把如何通过一本书,将中国古典文学的脉络梳理清楚。 读完此书,可以说骆教授 的确成功的做到了,如何激发一个人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本书从前秦时代起,从《诗经》开始 , 将中国古典文字如画卷般展开 。《诗经》、楚辞、汉乐府...
评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离古典文学越来越远。当短视频、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那些沉淀千年的文字似乎正在悄然褪色。直到遇见骆玉明教授的《中国古典文学讲义》,才恍然发现,古典文学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精神之河,永远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骆教授的讲义...
本书的题眼是人文精神,这也是诗歌之所以在书中占最大篇幅的重要原因。“诗言志”的传统,自《诗经》以来就成为文坛的主流,不管文人还是百姓写诗,流传下来的名篇都以此为准绳。《诗经》着重讲战争和爱情,楚辞重点讲忧愤和不平,不同地域所产生的不同气质,也催生了不同的文学经典。可以感觉到,作者对于自然主义非常推崇,接下来的两个小节,他对乐府民歌和山水诗派进行推荐,从这些作品中品味那种不受雕琢的清丽之风。反而是在其他文学史中作为重点篇章的诗体分化及唐宋诗歌和宋词、散曲,在本书中不过择其重点简单介绍。看似失衡的背后,当是作者强调作品所带来的意境,而非名家名作本身。
评分看序言就被深深震撼
评分看到了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最动人解读
评分由于是一本小书,内容上过于精简了,很多地方未能展开谈谈。如果想更充分了解,还得读读骆老师此前的《简明中国文学史》一书。
评分本书的题眼是人文精神,这也是诗歌之所以在书中占最大篇幅的重要原因。“诗言志”的传统,自《诗经》以来就成为文坛的主流,不管文人还是百姓写诗,流传下来的名篇都以此为准绳。《诗经》着重讲战争和爱情,楚辞重点讲忧愤和不平,不同地域所产生的不同气质,也催生了不同的文学经典。可以感觉到,作者对于自然主义非常推崇,接下来的两个小节,他对乐府民歌和山水诗派进行推荐,从这些作品中品味那种不受雕琢的清丽之风。反而是在其他文学史中作为重点篇章的诗体分化及唐宋诗歌和宋词、散曲,在本书中不过择其重点简单介绍。看似失衡的背后,当是作者强调作品所带来的意境,而非名家名作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