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吧漫畫

閃耀吧漫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日) 源太郎
出品人:
頁數:168
译者:王聰
出版時間:2025-2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35854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漫畫
  • 繪畫
  • 教程
  • 技法
  • 創作
  • 入門
  • 進階
  • 技巧
  • 動漫
  • 插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誰是常盤莊月畫300張的超級捲王?

手塚治蟲小時候竟然是隱形富二代,常備傢庭影院?

最開始畫“少女漫畫”的竟然是男作者?

《灌籃高手》裏一個三分球能投半集的技法是誰開創的?

……

《閃耀吧漫畫》由知名漫畫傢、漫畫研究者源太郎所著,憑藉從業五十載的深厚積澱,將親身經曆的漫畫世界娓娓道來,以簡潔而深情的筆觸勾勒齣日本漫畫史的脈絡。

從赤本漫畫的萌芽、貸本漫畫的興起,到手塚治蟲的橫空齣世、常盤莊的群星璀璨,再到劇畫風格的獨樹一幟、少女漫畫的浪漫綻放,直至《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等傳奇周刊的輝煌崛起……

一幅承載著無數漫畫傢夢想與汗水的畫捲,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訴說著漫畫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動人故事。

★通俗易懂、超熱血,帶你輕鬆穿梭漫畫史!

★知名漫畫傢兼研究者傾力打造,憑藉五十年豐富經驗,親述漫畫發展曆程中的精彩故事

★無論是漫畫創作者、編輯還是讀者,這本書都是你的必備神器!帶你深入漫畫世界,探索無限可能!

★從漫畫的起源、發展到現代形態,深入探討漫畫藝術的演變曆程;細緻分析分鏡、畫風等關鍵元素的變革,讓你真正讀懂漫畫!

★不止是閃耀的漫畫大師,更有許多不為人熟知的幕後人物。他們的故事交織在一起,讓漫畫世界更加熠熠生輝!

★作為漫畫愛好者,我認為沒有一本介紹漫畫史的書像《閃耀吧漫畫》一樣有趣,它讓我大開眼界。——熱心讀者

★作者基於細緻調查寫成瞭這本傑齣的“漫畫史教科書”。——熱心讀者

著者簡介

源太郎

本名浦源太郎,日本漫畫傢、漫畫研究傢,日本漫畫傢協會成員。曾擔任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漫畫部門評審委員、手塚治蟲文化奬評審委員、文化廳藝術選奬推薦委員等。漫畫代錶作有《風雲兒們》《HOMOHOMO7》。2004年憑藉對漫畫事業的貢獻,獲第8屆手塚治蟲文化奬特彆奬。2010年,代錶作《風雲兒們》獲第十四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漫畫部門優秀奬;2020年,獲第49屆日本漫畫傢協會奬漫畫部門大奬。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作者源太郎年轻时作为少女漫画家出道,后来开始做起漫画评论和研究,同时也创作了历史题材漫画。 作为业内人士,讲述了他了解和研究的日本漫画史,尤其是二战前后时期的日本漫画史。 整本书短小精悍,篇幅不长,从日本古代绘卷讲起,中间提到了欧美漫画在近代被引入日本,以及...

評分

評分

翻开源太郎所著的《闪耀吧漫画》,我就仿佛踏入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热血与梦想的漫画世界。这部著作是对日本漫画历史的系统梳理,也是源太郎从业五十载深厚积淀的深情倾诉,让人一读便难以释手,更让我一下回到那个看漫画的学生时代。 书中,源太郎以简洁而深情的文笔,勾勒出...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通俗易懂的日本漫畫簡史,從江戶時代的近代繪畫之神圓山應舉說起,然後奈良時期齣現的繪捲,再到手塚治蟲《新寶島》電影技法在漫畫中的首次運用,赤本漫畫與貸本漫畫的由來,最後一直聊到常盤莊與少女漫畫的崛起,源太郎算是半記錄半吐槽的把日漫的近代史給梳理完整瞭。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大概是伴隨著1947-1949日本第一次嬰兒潮雨後春筍般齣現的各種少年雜誌,這和我國80-90年代改革開放後引進日本漫畫動畫所引發的動漫雜誌熱潮很相似(《畫書大王》《漫友》《動感新勢力》《漫畫原子彈》),隻不過在思想性上,國漫目前仍然屬於少年漫畫級彆。順便一提,關於日本漫畫的曆史,好歹你也配個圖啊,邊看邊百度,確實有點纍。如果想對日漫的發展曆程有個簡略瞭解可以一讀。

评分

非常棒的一本書。關於日本漫畫的曆史,早年間看過一些公眾號裏的文章,也讀過唐辛子老師的《漫畫腦》,但腦內始終沒有把這些碎片化的信息係統的串聯一遍。而這本書徹底為我理清楚瞭那些漫畫傢之間和各個事件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並且帶來瞭許多不一樣的視點。完全是教科書級彆的,非常推薦對日本漫畫史感興趣的人讀一讀。 美中不足的一點是這本講漫畫史的書居然一張插圖都沒有,讀到感興趣的作品時,需要自行上網搜索一番。 作者多次提及有機會要展開細說一些故事,文末還提到瞭《GARO》和《COM》但卻戛然而止,可見有要齣續作的野心,但令人難過的是,本書作者源太郎先生已於21年逝世。細看附錄中的履曆,也是一位畢生奉獻給漫畫事業的前輩,真的非常遺憾。

评分

專欄式的文章,以至於很多重復的內容反反復復提及擠壓瞭篇幅。對我來說最精彩的莫過於手塚治蟲的起傢以及後期陷入對其他漫畫類型排斥的狀態中,尤其是最後一章,以六十年代為重點,描述瞭兩個周刊地位的確立,還有運動漫畫的新錶現形式。對日本漫畫發燒友來說不滿,對小白來說又有點太冷門,作者對娓娓道來反而讓中國讀者水土不服,尤其是中國當下沒有對日本老作品的發掘齣版,對讀者來說更是門檻的提高。

评分

我感覺看點可能在於作者生於四十年代末,常盤莊的住戶們創作的時候正是他成長看漫畫的時候,可以看到偶爾說到的親身追連載的感受,但除此外,對中國讀者來說一些日本國民級漫畫傢基本沒什麼知名度(像赤塚不二夫現在連個像樣的中譯本都沒),所以雖然是用一種很親切的態度在講曆史,但可能本來可以麵嚮大眾的期待更多的是麵嚮國內一小撮漫畫讀者。而且作者真的很老啦,也就迴憶到六十年代,和現在讀者多少有些脫鈎(比如少女漫畫一章,國內知名度本來就不算高的二十四年組也隻是提一嘴,說更多的反而是更早的水野英子),總的來說更像專欄文章。如果讀後有興趣,更適閤國內讀者瞭解的讀物或許是《漫畫腦》?

评分

作為八零後第一撥,是從小看著日本動畫片和漫畫書長大的,可以說日本漫畫陪伴瞭我的童年時期。這次很幸運能中奬這本書。當我收到書時,拿在手上薄薄的,還以為是一本漫畫。翻開來仔細看,纔知道是一本講述日本漫畫發展史的書。作者既是漫畫傢,也是漫畫研究傢,很詳盡的介紹瞭漫畫在日本的發展曆史,通俗易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