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入門》主要內容包括序言、三版前言、中國民族史概要、經書、子書和戰國古書、中國史書、雜史、經學 漢學、清代古學整理、考據學、史料學與考古學的結閤、略談中國古代社會、淺變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宗教史略、中國哲學史略、中國曆代京都和北京小史、後記、修訂再版後記、校訂後記、三版校訂、後記。
顧頡剛(1893—1980),江蘇蘇州人。我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傢,“古史辨”派的主要代錶人物;民俗學傢。筆名有餘毅、銘堅等。
顧頡剛於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0年北京大學本科哲學門畢業。以後留任教於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雲南大學、齊魯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社會教育學院、蘭州大學等,並任北平研究院曆史組主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主編《中山大學語言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學報》、《禹貢半月刊》、《邊疆周刊》、《齊大國學季刊》、《文史雜誌》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錶。
大家小书系列的一本,篇幅较小,按专题一样展开。由于历史书籍没读过几本,地理更是一点不懂,体会也没那么太深,很蒙。唯有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中国史书;杂史部分,列举并简单介绍了一部分相关书籍。提供了一些读书的方向。接下来想看一些笔记类的书籍,似乎宋朝人爱做笔...
評分从编辑校对的校对看,此书有以下缺点: 1、目录详略不一,前三章比较详细,从第四章开始就只有章节目录了; 2、P6,第6行,“楚人姓毕”,“毕”当作“芈”; 3、P8,正文第5行,“呼韩咸”当作“呼韩邪”; 4、P16,第二幅图,“土掩、水掩”当作“土掩水”; 5、插图说明太随...
評分这是一个大家对中国历史提纲挈领的梳理,说到各个朝代的时候都是概括性很强,对内在的历史逻辑关系并没有详细讲解。 在没有任何资料参考的情况下梳理历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师的风采。这本书适合我这样对历史十分感兴趣但还不得其门而入的人,能够让我找个...
評分这本书是顾颉刚的谈话录,顾老是中国史学鸿儒,著作等身。这本书是老年时和年青一代的谈话,却内容详实,条理清楚,对中国的民族史、古书典籍的传承、考古学、古代社会、古代文学等等如数家珍,的确令人心驰神往,由衷钦佩和赞叹。也让人明白了要系统的学习中国史应该读哪些书...
評分1、关于上古历史的认识 顾颉刚先生认为先秦时期人们对上古时期的认识是变化的。时代愈后,上古史期愈早。比如周朝人心中最古的人是禹,到了春秋时,最古的人是尧舜。到了战国时,人们认为最古的变成了皇帝和神农。到了秦朝,人们认为最古的成了三皇五帝。 2、关于古代部落领...
真的是入門基礎啊,不過也還是有新發現的
评分老人傢記憶力真好……
评分得見大傢風範。還是新知道不少東西的。
评分以顧頡剛為代錶搞齣來的《古史辨》及其『疑古』史學,有他的流弊,也有他的道理。
评分這個係列真是太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