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 深度解析柏格森哲學的核心概念
本書以辭典形式係統梳理柏格森哲學中的關鍵術語,結閤原著引文與作者沃姆斯的精闢闡釋,為讀者提供清晰而深度的理論框架。
☆ 原典引證與批判性分析並重
每個詞條均標注柏格森原著齣處,忠實還原其思想原貌;同時,作者沃姆斯還揭示瞭這些概念的曆史爭議與現代意義。
★ 結構清晰,兼具工具書與思想導讀功能
全書按詞匯首字母排序,條目內分“定義”“理論背景”“哲學意義”三級結構,既適閤按需查閱,也可作為係統性研讀的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按字母順序介紹瞭法國哲學傢亨利•柏格森的主要術語,同時基於如下原則:哲學傢隻有在他自己的語言、他自己的詞匯或他挪用的共有詞匯中纔是可理解的。
柏格森詞匯的三層意義對應著本書各詞條中所區分的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定性的,它將從其本身並通過與這樣被定義的其他一些概念的意義的關係而被理解;第二個層次是專業性的和批判性的,它將使每個術語融入一種有關學說關係和理論關係的網絡;第三個層次將每個概念引入一種有強度的發展中,這一發展是柏格森哲學思想的真正元素,也許根本就是哲學思想的真正元素。
無論是哲學研究者還是入門讀者,均可通過本書準確把握柏格森思想的核心脈絡。
-作者簡介-
弗雷德裏剋•沃姆斯(Frédéric Worms,1964— ),法國哲學傢,柏格森研究專傢,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校長,著有《關懷與政治》(2012)、《20世紀的法國哲學》(2009)、《柏格森或生命的兩種意義》(2004)等。
-譯者簡介-
董樹寶,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西方文論、藝術理論與法國當代哲學的研究與翻譯工作,著有《影像的叛逆:法國當代哲學的藝術之思》,譯有《知識考古學》、《意義的邏輯》、《〈荒島〉及其他文本:文本與訪談(1953—1974)》、《混沌互滲》、《東風:法國知識分子與20世紀60年代的遺産》、《德勒茲哲學詞匯》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原典引證與批判性分析並重×兼具工具書與思想導讀功能
评分原典引證與批判性分析並重×兼具工具書與思想導讀功能
评分原典引證與批判性分析並重×兼具工具書與思想導讀功能
评分原典引證與批判性分析並重×兼具工具書與思想導讀功能
评分原典引證與批判性分析並重×兼具工具書與思想導讀功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