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家、译者 默音 全新中短篇小说集
♪比起描绘生活的无常,直抒人性的缺陷或许更现实
♪职场×家庭×友谊×未来 可视的空间和未知的世界,人都被情所困,人都为情所救
《她的生活》是默音全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上海之夜》《彼岸之夏》《梦城》《竹本无心》《 柜中人》《舌中月》等六篇作品。她从文本、经验乃至其他地方拾取一个个“她”,写进小说的世界里。在默音笔下,主人公们从上海踱步东京,从未来走回千禧年,有人在青春的迷雾中一夜长大,有人在婚姻的泥潭里宛如婴孩……几乎每一个“她”都在面对不公、暴力和被丢下的命运,但好在拥有自由意志与爱之体验,千百种无常人生中多了一重确认。
本书是默音文学评论随笔集《笔的重量》姊妹篇。
·
《上海之夜》:写自己想写的,才是最佳的复仇。
《彼岸之夏》:在东京的霓虹灯下,寻找生活的出口。
《梦城》:生活就像脚本现成的视梦,大家都是演员,按部就班地完成。
《竹本无心》:回忆是一条河流,带你回到过去,看见真实的自己。
《柜中人》:青春的柜子里,藏着谁的秘密?
《舌中月》:当爱情远去,生活的真相逐渐浮现。
【名人推荐】
默音以匠人之心重返小说,也让小说成为和心性、技艺相关的个人心灵事业。“她”和“她”的生活,镜像却独立地存在。这种独立,是个性,也是语言和审美。复数的“她”,来自她的翻译,来自她写下的每一篇小说,更来自她日日相处的世界。
——评论家 何平
默音高度关注着渐渐年长、或还年轻的都市“文艺青年”们。他们曾云集新世纪前后,初识社交媒体、搭建科幻世界,再或学绘画,卖唱片,收藏旧纸堆里的字节,然而后来大多与文艺渐行渐远,因而不得不在冬日阳光下极目远眺,企图捕捉往昔漫游的痕迹。
矇昧而不必赋形的伤感,妥帖熨烫在默音所经历的时代的记忆深处。她站在某个宿命般的节点,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还原必然的微苦味道。
——作家 张怡微
默音身上,有一种和村上春树相似的自洽。她规律地写作、翻译,打算在小说凋零的时代继续当一个小说家。她有自己稳定的价值的锚,希望能不倚靠外界的评价体系存活。
——《人物》
默音
小说家、译者。已出版小说《甲马》《星在深渊中》《一字六十春》《尾随者》等。译有《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雪的练习生》《京都的正常体温》《青梅竹马》《日日杂记》《富士日记》等多部日本文学作品。
距离上一本中短篇集《尾随者》的出版刚过一年,又出新书,难免给人“写得很快”的印象。实际上,这本集子的六篇小说涵盖我从2019年底到2023年秋天的创作,跨度将近四年,这么一来,又仿佛写得很慢。 还是谈谈两本书有什么不同吧。《尾随者》有一定的自我投射,当然,并非私小说...
评分我也曾想过写小说,但只是想着,没有实实在在构思过小说主题、框架与人物,偶有写日常琐碎,却避不开流水账的影子。 我知道,小说不是谁都能写,却忍不住怀揣梦想的种子,不自觉地留意一些热门的作者或作品。 最近看的,就是默音的《她的生活》。因为看简介是聚焦女性的故事,...
评分距离上一本中短篇集《尾随者》的出版刚过一年,又出新书,难免给人“写得很快”的印象。实际上,这本集子的六篇小说涵盖我从2019年底到2023年秋天的创作,跨度将近四年,这么一来,又仿佛写得很慢。 还是谈谈两本书有什么不同吧。《尾随者》有一定的自我投射,当然,并非私小说...
评分我也曾想过写小说,但只是想着,没有实实在在构思过小说主题、框架与人物,偶有写日常琐碎,却避不开流水账的影子。 我知道,小说不是谁都能写,却忍不住怀揣梦想的种子,不自觉地留意一些热门的作者或作品。 最近看的,就是默音的《她的生活》。因为看简介是聚焦女性的故事,...
评分有幸拿到了默音老师的首发 TO 签本,取到书之后的六天里,我以每日一篇的速度读完了这六则故事。这六则故事建构在六种全然不同的时空之中,它们分属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象、存在与虚无,它们描摹个像与群像,探讨内核与表意,澄明宿命与意志。客观而言,它们的主题太过弥散,...
柜中人的走向是没想到的。万事都是轮回,没有结局。中间发现一个错字,有种错版币的神奇感觉。
评分很喜欢内封的设计,一头扎进‘她的生活’,这里的她,是许许多多的她,不同个性的,不同境遇的,不同年岁的,不同长相的。但是很神奇,总觉得,每个她,自己都可以代入进去一些碎片????,或者一些对未来的恐惧、想象。最喜欢的还是第一个故事,看着无关紧要的人物着墨,最后竟然串起来了。而且,还是有这这样的关联,因为作者的情绪都很收着,所以读者而且觉得一下子尝到了情绪罐头????,五味杂陈。成年人,尤其是越发年长的,总觉得情感外放,是件莫名羞耻的事。每个故事的她感觉都冷冷清清的不太快乐,像极了身边的她,和自己。还是很感谢与这本书的相遇,很久没有好好以旁观的角度,审视自己。
评分两天看完了,个人最喜欢的是《柜中人》和《舌中月》。《上海之夜》似乎是奔着主题去写的,知识分子各自讲故事,每个人的面目都因为文化而显得有点模糊,倒是反派那几笔有意思,《梦城》的设定有趣,但结尾收得似乎有一点仓促,可能是当这个设定进展到后来,会有超过对人性描摹的危机。
评分第二次读默音老师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喜欢!支持
评分读校样也算读(毕竟读了好多遍)。回头再读一遍纸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