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五四新文化

重訪五四新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王風
出品人:壹捲YeBook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25-3
價格:9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201387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五四運動
  • 新文化運動
  • 現代中國
  • 思想史
  • 文化史
  • 曆史
  • 社會
  • 文學
  • 啓濛
  • 中國現代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文章是圍繞五四與新文化運動前後的新起思想、觀念的相關研究,選取瞭不同學科、代際和地域學者在研究五四新文化這一領域最具代錶性的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分析瞭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曆史背景、思想流變及其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深遠影響。內容涵蓋瞭對五四時期科學與人生觀討論的反思、五四運動中的意識與組織,以及五四精神、目標與思想的多維解讀。通過這些深入的分析與討論,為讀者理解五四新文化運動提供瞭豐富的視角和洞見。

-------------------

【編輯推薦】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研究成果可謂浩如煙海,本書收錄的文章,呈現瞭約四十年來“五四”思想研究的大緻走嚮和研究內容的軌跡變化。

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範岱年、竹內好、耿雲誌、錢理群、王德威、許紀霖、王芳等不同代際學者之間關於“五四”思想的學術對話,亦能加深我們對作為中國現代思想之源頭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理解。

著者簡介

王風,福州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現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有中國近現代文學、中國學術史、中國文化史。具體涉及的學術分支和課題,包括近代文章,現代散文,周氏兄弟、廢名等現代作傢,章太炎、王國維等現代學者,古琴史,古琴器等,均有多篇重要論文。齣版有《世運推移與文章興替》《琴學存稿》《琴史與琴器》。編有《廢名集》(全六捲),獲第二屆中國齣版政府奬圖書奬。主編《曹禺全集》(全十一捲),助理鄭瑉中先生編寫《故宮古琴》。

季劍青,1979年生,安徽肥東人,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長聘副教授、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産:1928—1937》《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曆史與記憶》《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學與思想論集》等,譯有《中國現代女性作傢與中國革命,1905—1948》《趙元任早年自傳》《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三部麯)。曾在《文學評論》《近代史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發錶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啓濛與救亡的雙重變奏[存目] / 李澤厚
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哲學反思 ——記二十年代初的科學與人生觀大論戰/ 範岱年
魯迅思想的形成 / 竹內好 著李心峰 譯
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 ——兼論五四精神、五四目標與五四思想 / 林毓生
五四運動中的意識與組織 ——五四思想史新探 / 阿裏夫·德裏剋 著硃誌敏譯
五四新文化運動再認識 / 耿雲誌
試論五四時期“人的覺醒” / 錢理群
預言與危機 ——中國現代曆史中的“五四”啓濛運動 / 汪暉
評五四運動/ 周策縱 著劉雪明 淩偉中 譯)
杜亞泉與東西文化問題的論戰 / 王元化
未完成的現代性[存目] ——論啓濛的當代意義並紀念“五四” / 高遠東)
重訪五四 ——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 / 張灝
被壓抑的現代性 ——沒有晚清,何來“五四”? / 王德威
附:沒有五四,何來晚清?
文藝復興乎?啓濛運動乎?[存目] ——一個史學傢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 餘英時
“德先生”和“賽先生”之外的關懷 ——從“穆姑娘”的提齣看新文化運動時期 道德革命的走嚮 / 魯萍
晚清民初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曆史實踐 / 黃興濤
個人主義的起源 ——“五四”時期的自我觀研究 / 許紀霖
《新青年》陳獨秀與康有為孔教思想論爭的曆史重探 / 彭春淩
《新青年》時期錢玄同思想轉變探因 / 倪偉
視覺裝置與“寫實”方法的現代構築 ——“美術革命”與“文學革命”的交集及其意義 / 王中忱
從訪碑到抄碑,從國魂到民魂 ——以金石傳統三個脈絡解讀魯迅的“鈔古碑” /王芳
嚴復“信達雅”爰及“所謂文字上的一種潔癖” / 王風
來源說明
主編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为什么现在还要读五四? 100多年前的五四,不只是历史课本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而是一场真正的思想大爆炸!民主、科学、个人觉醒、传统批判…… 今天的我们还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如何做自己?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找到方向?这本书就是带我们回到那个热...  

評分

評分

每一次思想的变革都意味着会有许多不同的思想涌入,百家争鸣,而后互相融合,形成新的更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体系。这一时期的思想碰撞体现了不同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 论的交锋。 正如王元化在《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的论战》中所述:“传统伦理道德除了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外,也...  

評分

提起五四,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反传统”“民主科学”等标签。 本书的观念则替我们打破了这种常规的思考枷锁。为我们展示了理性与浪漫、热血与冷思、反叛与回归之间的矛盾在同一个时空中的激烈碰撞。 比如,胡适推崇科学实证主义,却写下“去努力,去探寻,永不退让”的浪漫...  

評分

为什么现在还要读五四? 100多年前的五四,不只是历史课本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而是一场真正的思想大爆炸!民主、科学、个人觉醒、传统批判…… 今天的我们还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如何做自己?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找到方向?这本书就是带我们回到那个热...  

用戶評價

评分

厚厚三捲本的《重訪五四新文化》,重點就在“重訪”二字。收錄的研究文章,可以清晰地看齣這些年來關於五四研究的脈絡變化。“思想與觀念”捲所收錄的文章最為宏觀,也最為抽象,不少內容和此前對五四精神的大眾認知截然不同。如何選擇更宏大的視野中來考量“五四運動”?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緣何成為“激進青年中最時尚的信仰”?保守的錢玄同和沉默的魯迅為何會在五四前夕突然“覺醒”?這些文章可以一一給齣答案。

评分

在“五四”運動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讀一下《重訪五四文化:思想與觀念》很有意義。這是一部集中瞭多代學者研究五四思想與觀念的文集,以多元視角重新審視瞭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曆史背景、思想流變及其深遠影響。 作為一部匯集不同代際學者研究成果的著作,這本文集提供瞭多維的解讀角度,可以重新思考五四精神在當代的意義。

评分

五四新文化的梳理與論述

评分

北京大學中文係的研究團隊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海內外關於五四和新文化運動的研究編選的三捲本論文精選集中的“思想與觀念”一捲。本捲收錄的論文,主要基於思想史、觀念史與概念史的研究,兼顧以學人個案細讀為切入視角的文化史研究。其編選的問題意識,除瞭考量學者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論文之於該主題研究的重要貢獻之外,也兼顧左、中、右等各個政治與思想光譜下的代錶性研究文獻。這些論文組閤在一起,不隻可以幫助讀者管窺近四十年來五四和新文化運動研究在研究主題、切入視角與核心問題意識等方麵的演化脈絡,而這些文獻本身,也已經成為當代學術史與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承載性文本,其蘊含的時代風嚮、思想爭鳴與學術潮流變化,同樣一目瞭然。

评分

我們今天比五四時期保守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