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日本

鲁迅与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潘世圣
出品人:
页数:413
译者:
出版时间:2025-4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792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鲁迅
  • 日本
  • 文学
  • 文化
  • 历史
  • 思想
  • 近代史
  • 中日关系
  • 传记
  •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鲁迅为何选择森田思轩《随见录》作为外国文学翻译的起点?《藤野先生》究竟是回忆散文还是自叙传风格的小说?青年鲁迅的观念世界是如何在留日时期逐渐建构形成的?鲁迅对于日本文化界又有着怎样的接受史和传播史?鲁迅与西方现代性的关联,主要是以日本作为中介获得和完成的,探讨鲁迅与日本这一问题对“鲁迅”的形成至关重要。

--

本书聚焦鲁迅留日的时代脉络与话语空间,在还原鲁迅寄身之日本语境的基础上,追索鲁迅与明治日本教育制度、知识转型以及思想文艺新潮的关联交涉,诠释鲁迅对异域新兴思想文化资源的判断、选择和改创,进而呈现留日时期鲁迅的人生及精神历程,明确其果敢独创的思想与实践结构。

作者简介

潘世圣,原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2023年荣休),九州大学博士(比较社会文化),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曾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中部大学、九州大学及(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客座教授、访问教授。有中日文学及鲁迅研究的中日文著述若干。

目录信息

例言
正 编
鲁迅与嘉纳治五郎及弘文学院教育系谱——预备教育的近代启蒙向度
汉文脉共享与鲁迅的翻译启蒙政治——《哀尘》底本:森田思轩译《随见录》第四则
历史现场、原初语境与思想意义阐释——鲁迅与丘浅次郎进化论演讲
“进路”的难局:鲁迅与仙台医专——脱离东京与留学制度结构
“仙台体验”如何成为“传说”——《藤野先生》的跨国阅读及歧义发生
鲁迅思想原型与明治日本语境——现代思想文艺输入与自我主体性建构
鲁迅的国民性观念与日本——希望与路标抑或诱惑与坑穴
鲁迅的日本认知——其体验和理解日本的内容及特征
鲁迅与日本自然主义——终极指向分歧与形式维度交集
1930 年代中日教育学术交流中的鲁迅——目加田诚、小川环树拜访鲁迅考述
鲁迅与山本初枝——同志之谊与诸说喧嚣
鲁迅、鹿地亘及《上海通信》——《上海通信》的鲁迅叙述及其他
女诗人森三千代的鲁迅记忆叙事——《鲁迅先生的印象》考论
战前日本的鲁迅译介普及和认知——改造社《大鲁迅全集月报》第 1 号考述
复盘历史现场的意义及路径——“鲁迅与日本”研究的必经之路
附 编
弘文学院院长嘉纳治五郎的中国认知
“新知”与“革命”言说的世纪井喷——1900年代留日学生杂志论考之一
翻译政治:“输入文明学说”——1900年代留日学生杂志论考之二
近代国家构想与民族主义及革命志向——1900年代留日学生杂志论考之三
再谈新文学的发生与日本——以周氏兄弟及郁达夫为线索
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寄语——读后感二三
《国民性十论》与近现代中国的国民性话语——关于香港三联版《国民性十论》中文译注本
鲁迅与我们的时代——围绕丸尾常喜《明暗之间:鲁迅传》展开的讨论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中的鲁迅言说》译后记
《日语源语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序
“鲁迅与日本”研究的开拓者——柏青恩师追忆
回忆丸山昇先生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是个人论文集,难免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但是写得好的地方是真的令人拍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是,鲁迅选择仙台医专,其实是时代的遗憾,当时清政府和日本没有谈妥很多问题,所以鲁迅就压根没法进去高等学校。他的运气比郭沫若郁达夫他们差很多。另外,鲁迅对日本有很多失望的地方,但是又不想助长一种中国人的傲慢,因此更多的时候都是沉默。最后,日本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重要支点,不过最后没有成为主流。这个观察非常仔细了。我坚持认为,鲁迅研究,还大有可为。

评分

因为是个人论文集,难免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但是写得好的地方是真的令人拍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是,鲁迅选择仙台医专,其实是时代的遗憾,当时清政府和日本没有谈妥很多问题,所以鲁迅就压根没法进去高等学校。他的运气比郭沫若郁达夫他们差很多。另外,鲁迅对日本有很多失望的地方,但是又不想助长一种中国人的傲慢,因此更多的时候都是沉默。最后,日本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重要支点,不过最后没有成为主流。这个观察非常仔细了。我坚持认为,鲁迅研究,还大有可为。

评分

周作人所主张和呼吁的都是摒弃旧小说陈腐的“劝善惩恶”主义,破解外在政治和道德对文学的绑架,让文学回到“人”的本体,以写实主义立场和手法表现人的世界。

评分

周作人所主张和呼吁的都是摒弃旧小说陈腐的“劝善惩恶”主义,破解外在政治和道德对文学的绑架,让文学回到“人”的本体,以写实主义立场和手法表现人的世界。

评分

因为是个人论文集,难免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但是写得好的地方是真的令人拍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是,鲁迅选择仙台医专,其实是时代的遗憾,当时清政府和日本没有谈妥很多问题,所以鲁迅就压根没法进去高等学校。他的运气比郭沫若郁达夫他们差很多。另外,鲁迅对日本有很多失望的地方,但是又不想助长一种中国人的傲慢,因此更多的时候都是沉默。最后,日本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重要支点,不过最后没有成为主流。这个观察非常仔细了。我坚持认为,鲁迅研究,还大有可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