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中世纪的传奇、诗歌和民间故事
探索中世纪人精神世界的文化史经典
【编辑推荐】
该书是一部享誉国际史坛的中世纪文化史名著,它探讨了中世纪欧洲,特别是西欧和北欧各社会阶层的文化观念及其演变,其中包括宇宙观、时空观、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神、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群体和国家的观念、关于习俗惯例与法律的观念,对待财富和劳动的态度等。作者不但探讨了包括僧侣上层人物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观念,还特别侧重探讨了没有在典籍中明确地表达过的下层人民的文化观念。为此,作者搜集和引用了民歌、民谚和民间故事方面的史料,以及有关民间宗教、生活习俗、仪式、宗教艺术和民间艺术等等方面的史料,将欧洲中世纪普通人民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生活面貌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年鉴派风格的中世纪文化史名著,作者采用结构主义、象征主义和心态史的理论方法,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中世纪人是如何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的。中世纪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行为都受到当时世界观的制约。本书通过中世纪的通俗文学作品——如英雄传奇、史诗、骑士传奇、吟游诗人的爱情歌曲以及但丁的作品,还有众多拉丁文著作,来探讨中世纪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空间与时间、法律、对工作、财富和贫困的态度。这使读者能够重构中世纪的文化,揭示它是一种由基督教、古典和蛮族等几种传统交汇而成的文化。该书在史料发掘和研究方法上颇具独创性,深刻影响了我们对欧洲中世纪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认知,至今在西方中世纪史领域仍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A.J.古列维奇(A.J.Gurevich,1924—2006),是享誉国际史坛的俄罗斯中世纪史专家,是研究北欧中世纪史和欧洲中世纪文化史的权威。1946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攻斯堪的纳维亚语言专业。1962年获得列宁格勒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挪威的中世纪史。因其研究深受米哈伊尔·巴赫金思想的影响,采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研究中世纪的文化观念史,所以深受法国年鉴派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和乔治·杜比等人的推崇。他也自视为“年鉴派史学家”的一员。代表作有:《中世纪文化范畴》、《中世纪民间文化:信仰和认知问题》等。
庞玉洁,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李学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庞卓恒,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世界史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副会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融合年鉴派的宏阔通透和巴赫金的精妙深刻的极具启发性的文化史经典。
评分融合年鉴派的宏阔通透和巴赫金的精妙深刻的极具启发性的文化史经典。
评分融合年鉴派的宏阔通透和巴赫金的精妙深刻的极具启发性的文化史经典。
评分融合年鉴派的宏阔通透和巴赫金的精妙深刻的极具启发性的文化史经典。
评分“研究巴赫金的著作对我的一些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古列维奇着手准备本书的这个时期,古列维奇所说的重要,主要表现在巴赫金提出的“怪诞形象”所展示出的古人对人类生殖力与自然界增殖力的看法,启发古列维奇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人体与世界之间可以“互相流转”,因为个人的小宇宙与世界的大宇宙之间具有内在的类似性,这是古希腊、罗马与中世纪人们的世界图景,或者是“大众的想象的特点。古今概念认知不同列维奇于20世纪7890年代初先后出版的三部专著(《中世纪文化范畴》、《中世纪民间文化诸问题》、《中世纪的世界:沉默的大多数的文化》),都致力于对中世纪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包括对官方文化、知识分子文化与过去史学界所忽略的民间文化、非知识分子文化以及这两种文化彼此渗透、相互作用的认识。大卫哈维多次引用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