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史

黃埔軍校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曾慶榴
出品人:
頁數:564
译者:
出版時間:2024-6
價格:13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8177458
叢書系列:嶺南文庫
圖書標籤:
  • 曆史
  • 近代史
  • 黃埔軍校
  • 近代史
  • 軍事史
  • 中國近現代史
  • 國民革命軍
  • 軍事教育
  • 曆史
  • 傳記
  • 人物
  • 抗日戰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黃埔軍校史研究集大成之作

一座不足9平方公裏的小島,影響瞭一個時代

編輯推薦:

1.凝聚權威學者數十年心血,第一部全麵係統的黃埔軍校史

2.大量珍貴一手史料,豐富的曆史細節,深度還原曆史現場的復雜性

3.論證嚴密而新見迭齣,對廖仲愷被刺案、中山艦事件、布勃諾夫使團訪華等 事件均有獨到見解

***

深度剖析黃埔軍校“黨權”“軍權”“政權”之爭

以一校之史而窺中國革命曆史走嚮、國共兩黨何以走嚮不同命運

內容闡釋:

1.“六一六兵變”為何促成瞭黃埔軍校的誕生?

2.曆史為何選中瞭不足9平方公裏的長洲島?

3.數學僅考5分,鬍宗南為何能入讀黃埔?“黃埔學生人均小學畢業”是否屬實?

4.名將輩齣,黃埔軍校課程設置、教學方針方法有何特色?

5.淡水大捷、棉湖大捷、惠州攻城之役如何塑造、淬煉與顯揚瞭黃埔精神?

6.孫中山之死與廖仲愷被刺對黃埔軍校的演變有何影響?

7.“迎汪”事件為何是“軍權”“黨權”“政權”之爭?“迎汪抑蔣”如何演變成“汪蔣閤流”?

8.蘇聯在黃埔軍校的創辦和逆嚮演變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

9.“中山艦事件”為何是蔣介石走嚮最終失敗的根子?

專傢推薦:

全書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史料豐贍,觀點明確,筆酣墨飽,洵為黃埔軍校曆史研究之集大成者,堪稱這一專題最為厚重之作。——李吉奎

本書是中共黨史研究權威學者曾慶榴先生的力作。作者充分利用中方(包括港颱)、俄方大量原始檔案、私人迴憶以及官方齣版物等史料,全麵係統地論述瞭黃埔軍校在廣州長洲島的創建、發展、演變的過程,揭示其作為第一次國共閤作和中國大革命運動的産物,對中國近現代曆史進程的深遠影響。本書以校史為中心,而不囿於校史,全麵展現瞭20世紀20年代中國革命波瀾起伏、波詭雲譎的曆史畫捲。

著者簡介

曾慶榴,1945年生,中山大學曆史係畢業,曾任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兼任廣東省曆史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等職務。主要從事黃埔軍校史、中共黨史研究。著有《廣州國民政府》《共産黨人與黃埔軍校》《國民革命與廣州》《廣州大革命史論叢》,擔任大型曆史文獻紀錄片《黃埔軍校》總撰稿,參與編撰《廣東革命史辭典》,主持撰寫《中國共産黨廣東史(第一捲)》等圖書。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黃埔軍校的創建
第一章 背景、醞釀與準備
第一節 軍校創立的背景
第二節 孫逸仙博士代錶團訪蘇聯
第三節 國民黨改組“試驗”與軍校創設案的議決
第二章 陸軍軍官學校的創建
第一節 國民黨一大與軍校籌委會的成立
第二節 黃埔軍校的籌建
第三節 蔣介石辭職事件
第四節 開學典禮
第三章 組織與人事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前三期教職員
第三節 師資來源
第四節 教官團隊的特點
第四章 黃埔軍校學生
第一節 前三期學生
第二節 生源、學曆、閱曆與社會關係
第三節 “到黃埔去”
第五章 共産黨員與黨的組織
第一節 教職員中的共産黨員
第二節 前三期學生中的共産黨員
第三節 黨的組織
第四節 作用與影響
第六章 黃埔軍校的教育
第一節 學科與術科
第二節 黃埔軍校軍事教育的特點
第三節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七章 治校、治軍舉措
第一節 “精神訓話”
第二節 “連坐法”的頒布
第三節 效法曾、鬍、左
第四節 “以俄為師”
第二部分 黃埔建軍
第八章 以黃埔官生為骨乾建軍
第一節 黃埔軍校校屬部隊的産生
第二節 黨代錶、政治部和黨部
第三節 軍隊政治工作
第四節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建立
第九章 黃埔軍校與廣東戰爭
第一節 平定商團之亂
第二節 首次東徵
第三節 迴師廣州
第四節 第二次東徵
第五節 黃埔勢力之崛起
第十章 孫中山、廖仲愷之死對國民黨和黃埔軍校的影響
第一節 孫中山逝世與國民黨的分化
第二節 廖仲愷被戕
第三節 “廖案”後的汪蔣秉政
第四節 孫、廖之死對黃埔軍校的影響
第十一章 黃埔兩“會”之爭
第一節 左、右兩翼的分化
第二節 中國青年軍人聯閤會
第三節 孫文主義學會
第四節 風波迭起,“調”而不和
第三部分 黃埔軍校的改組
第十二章 陸軍軍官學校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第一節 國民黨二大與軍校改組
第二節 第四期教官與學生
第三節 “政治科”之創設
第四節 軍事教學與訓練
第十三章 軍校政治環境的變化
第一節 蔣介石政治態度之變
第二節 黃埔兩“會”態勢之變
第三節 汪、蔣關係之變
第十四章 中山艦事件
第一節 二二六:蔣介石的試劍之舉
第二節 三二○:重拳打在影子上
第三節 聯共(布)中央政治局使團的退讓
第四節 蔣介石的將錯就錯
第十五章 蔣介石逼汪去職
第一節 虎門之謀:對汪上綱定性
第二節 四一六會議:排汪齣局
第三節 鮑羅廷、蔣介石之“君子協定”
第四節 整理黨務案
第四部分 黃埔軍校與北伐戰爭
第十六章 北伐風雲
第一節 北伐戰爭緣起
第二節 北伐軍中的黃埔教官和學生
第三節 北伐進程之“軍”“黨”關係
第十七章 北伐“迎汪”運動
第一節 汪的復職試探及反響
第二節 廣州聯席會議與“迎汪”復職
第三節 遷都之爭與“迎汪”抑蔣
第四節 “黨權”與“軍權”再較量
第十八章 黃埔軍校在北伐期間的擴展
第一節 中共黃埔黨團的活動
第二節 第五、六期教官與學生
第三節 教學與教研活動
第四節 武漢軍校的開辦
第五部分 黃埔軍校在廣州的終結
第十九章 國共閤作破裂與黃埔軍校的質變
第一節 風雲驟變的1927年春天
第二節 黃埔軍校“清黨”——血雨腥風的日子
第三節 國共閤作的黃埔軍校的終結
第二十章 黃埔軍校後話
第一節 黃埔軍校的變遷
第二節 黃埔軍人的走嚮
第三節 綴語
史事簡錶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序言中李吉奎教授说“读到本书校订稿,感到次书政治导向正确,实事准确,在写作上,用笔错落有序,剪裁得体,收放自如,叙述、论事新意迭出”。我觉得这个评价是合适的,但是史料选择和阐述总觉还可以更全面一些,认知世界的第一步是搞清楚问题的历史和趋势,故补充几点作...

評分

我们几乎不能想象,在一座不到9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上,如何能够建造了一所军校,而其中培养出的人才,竟然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正式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以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指定广州黄埔岛原广东陆军小学、海...  

評分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正式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以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指定广州黄埔岛原广东陆军小学、海军学校旧址为校址。 以故,陆军军官学校又被称为黄埔军校。 孙中山在兴中会时期 ,经过 1895 年广州重阳起义和 1900 年的惠州起...  

評分

評分

- 《黄埔军校史》,曾庆榴,广东人民出版社 -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中国现代军事史上,黄埔军校,一个光辉响亮的名字,它曾经培育过很多将星,却也从一开始就预兆着他们的陨落。 - 该书作者曾庆榴,长期致力于党史研究,这是他的心血结晶。 全书43.3万字,作者以细致的笔法,讲述...  

用戶評價

评分

不錯的黃埔軍校曆史梳理,平鋪直敘,重梳理而非觀點,對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廖仲愷之死等重大事件的處理比較中規中矩,沒有用史料以外的內容進行細節的鈎沉,也跟本書的嚴謹謹慎有關。 理想的世界隻是迴憶,真正的生活終究無法容忍純淨。楊立仁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有一句話足以概括這段曆史:世上事, 瞭猶未瞭, 終以不瞭瞭之。

评分

曾慶榴,1945年生,中山大學曆史係畢業,曾任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兼任廣東省曆史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等職務。本書是曾慶榴撰寫的一部關於黃埔軍校的曆史著作,內容主要包括瞭黃埔軍校的由來,黃埔軍校的培養,黃埔軍校的教官與學員,以及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的建設,蔣介石是如何掌控黃埔軍校和軍隊,最後一部分是關於國共鬥爭。全書內容雖然全麵,但是大體上圍繞著黃埔軍校與民國時期的政治鬥爭展開,從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組織北伐,到國共關於軍隊的革命方嚮,以及蔣介石是如何通過政治鬥爭,排擠汪精衛和共産黨乾部。優點自然是全麵敘述瞭黃埔軍校從創辦到國民黨清黨之間的曆史過程,無論從資料收集到政治鬥爭的分析,都相當的全麵。但是,全書大量引用蔣介石的論斷,讓整部書感覺是校長的側記。

评分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分彆對黃埔軍校的創建、建軍、改組、北伐與終結進行瞭敘述,其中不乏對關鍵曆史事件的分析,作者對廖仲愷遇刺案的影響、兩“會”之爭的含義、“中山艦事件”的影響等內容,都作齣瞭令人信服的分析,並以此為透鏡,直指國黨內部的路綫之爭。

评分

少有的感興趣的大主題類書,齣版路上肯定經曆瞭很多波摺。理性規範係統地認識我們應該熟知的曆史很有必要。謝謝作者老師,謝謝為齣版努力的編輯們

评分

不錯的黃埔軍校曆史梳理,平鋪直敘,重梳理而非觀點,對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廖仲愷之死等重大事件的處理比較中規中矩,沒有用史料以外的內容進行細節的鈎沉,也跟本書的嚴謹謹慎有關。 理想的世界隻是迴憶,真正的生活終究無法容忍純淨。楊立仁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有一句話足以概括這段曆史:世上事, 瞭猶未瞭, 終以不瞭瞭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