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帝國權力結構及製度演進

隋唐帝國權力結構及製度演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雷傢驥
出品人:
頁數:480
译者:
出版時間:2024-5-1
價格:12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311378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隋唐史
  • 政治史
  • 製度史
  • 權力結構
  • 帝國史
  • 曆史學
  • 中國古代史
  • 隋朝
  • 唐朝
  • 官僚製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權力的秘密裏,探尋盛世與亂世的根源。在權力的分配裏,看清帝王與臣子的博弈。

本書以隋唐帝國的權力結構演變為主綫,通過詳細解讀楊堅楊廣父子的皇位傳遞、玄武門之變、武則天稱帝、李隆基消滅韋後及太平公主等曆史事件,講清楚瞭隋唐時代權力結構的邏輯、血親的爭鬥、國策與武力體係的變化等。

著者簡介

雷傢驥

廣東省順德人,先後遊學於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新亞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曆史研究所。曾執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淡江大學曆史係等院校。專長為中古史、中國史學史、製度史。曾發錶《中古史學觀念史》等論著、論文約五十餘種。

圖書目錄

目 錄
齣版序……………………………………………………………………………… 1
緒 論…………………………………………………………………………… 001
第一章 唐朝的崛興及其人事權力結構的演進
第一節 唐初的人事權力結構與武周革命 ……………………………008
一、陳氏假說及唐初開國、治國主要人物的社會背景 …………… 008
二、地區性價值觀念的差異及唐太宗新士族政策 ………………… 022
三、隋唐固本國策下的高級統治階層人事結構 …………………… 025
四、唐初高級統治階層人事結構的摧毀 …………………………… 031
第二節 武周的新權力結構及其威權政治 ……………………………041
一、武後崛起的背景 ………………………………………………… 041
二、武後權力係統的安排與展開 …………………………………… 044
三、武後稱製與革命及其威權發展 ………………………………… 054
四、武周建立後的人事結構 ………………………………………… 063
第三節 “革命”餘波與復闢政潮 …………………………………… 081
一、武周的繼承與發展 ……………………………………………… 081
二、從妥協調和至復闢兵變 ………………………………………… 086
三、復闢政府與繼承政府——中宗的抉擇及其嬖幸 ……………… 089
四、第一次反韋武兵變及韋武集團的分裂 ………………………… 095
五、二度復闢及敉平太平集團 ……………………………………… 101
第二章 隋朝唐初中央政府的重建及其危機
第一節 隋代中央組織的演進及權力的分配 …………………………114
一、中央政府重建的原則 …………………………………………… 114
二、最高行政部門的改革及其危機 ………………………………… 120
三、齣令、審駁係統的改革及三省關係 …………………………… 125
第二節 唐武德體製及其危機 …………………………………………131
一、李唐政權及行政組織法令 ……………………………………… 131
二、隋朝唐初的機務授權與參政授權 ……………………………… 136
三、最高行政部門的重建 …………………………………………… 148
四、唐初政製危機 …………………………………………………… 156
第三章 儒傢政治理想下的貞觀、永徽時代
第一節 中央權力的再度整閤及大唐前期政製的形成 ……………… 164
一、人纔主義銓選政策及機關精簡 ………………………………… 164
二、參政製度的重建 ………………………………………………… 169
三、貞觀體製下的三省權力、地位與關係 ………………………… 188
四、中央政務分行大單位的取消 …………………………………… 202
第二節 君權的理性化與唐代繼承問題的根源 ………………………210
一、君權與治權的關係及其惡化的原因 …………………………… 210
二、唐初對君權的馴化 ……………………………………………… 218
三、隋唐君位繼承問題的因素 ……………………………………… 223
四、隋唐繼承問題的概況分析 ……………………………………… 231
第四章 律令製度的破壞與柔性體製的齣現
第一節 君權提高與威權政治下的司法、監察及人事行政體係 ……250
一、律令與君權 ……………………………………………………… 250
二、君權的提高與司法係統 ………………………………………… 254
三、君權提高與監察係統的發展 …………………………………… 262
四、政府人事行政權的分配及君主奪權 …………………………… 267
五、君主的特彆任用權 ……………………………………………… 275
第二節 侵官奪權現象下的中央權力結構與
決策、設計、實作三聯製的演變………………………………282
一、君主專製與人事膨脹的關係——內侍省之例 ………………… 282
二、差遣機關的侵官奪權現象 ……………………………………… 289
三、行政結構的演變 ………………………………………………… 294
四、三省製度的演變及議政製度的形成 …………………………… 299
五、平章政事機關職銜及職掌的奠定 ……………………………… 320
第五章 唐朝軍事政策與國防軍事體製的奠定與發展
第一節 唐初固本國策下的建軍政策及侍衛體係 ……………………330
一、唐初建軍政策及其軍事體製 …………………………………… 330
二、政令二元化下的軍政體係 ……………………………………… 336
三、政令二元化下的侍衛體係 ……………………………………… 345
四、兵府的建製、功能、部署與國傢戰略的關係 ………………… 354
第二節 唐朝固本國策下的禁衛、警防及行軍作戰體係 ……………361
一、禁軍的建立與功能 ……………………………………………… 361
二、禁軍兵源、兵力及其對政局的影響 …………………………… 367
三、鎮戍的地位、組織與功能 ……………………………………… 372
四、(都督)府、州與鎮戍的督導指揮關係 ……………………… 379
五、行軍兵源與兵力 ………………………………………………… 388
六、行軍作戰體係 …………………………………………………… 392
結 論…………………………………………………………………………401
附 注…………………………………………………………………………415
參考書目…………………………………………………………………………46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刘后滨先生于《唐研究》卷2上有精彩评论,惜某未曾拜读原著,不敢妄谈收获。

評分

本书所谓权力结构,包含了人事、国策及高层政治权力、国家战略及军事体制三个层面。关于隋唐的历史定位,作者继承前人及日本学者观点,仍以士族社会目之,但指出了其与魏晋的的区别:后者拥有世袭的绝对权利,而前者则仅有相对资格。 第一章通过对唐初开国人事结构的数据分析,...  

評分

本书所谓权力结构,包含了人事、国策及高层政治权力、国家战略及军事体制三个层面。关于隋唐的历史定位,作者继承前人及日本学者观点,仍以士族社会目之,但指出了其与魏晋的的区别:后者拥有世袭的绝对权利,而前者则仅有相对资格。 第一章通过对唐初开国人事结构的数据分析,...  

評分

本书所谓权力结构,包含了人事、国策及高层政治权力、国家战略及军事体制三个层面。关于隋唐的历史定位,作者继承前人及日本学者观点,仍以士族社会目之,但指出了其与魏晋的的区别:后者拥有世袭的绝对权利,而前者则仅有相对资格。 第一章通过对唐初开国人事结构的数据分析,...  

評分

刘后滨先生于《唐研究》卷2上有精彩评论,惜某未曾拜读原著,不敢妄谈收获。

用戶評價

评分

雷傢驥。很好看,正在讀。比較在意武曌,就挑著看瞭。武曌早就有所圖謀,但是一點兒都不顯露,不結黨不營私,這一點很是難得。上位後對付反對勢力又是乾脆利落,極有謀斷,如果是他而不是她,這兩點都會是被稱贊的吧,但是這種特質因其性彆反會成為被批評被指責的。或者也會被說不像其性彆。反觀韋後,行事倒是比較符閤人們對性彆的刻闆印象,無他,頭發長瞭。哈哈。

评分

韋後效法則天“革命”失敗,原因非常多。武則天處理朝政有高宗支持,在稱帝前已經執政三十年;韋後聽政遭群臣反對,不得不吸收黨羽親信抗衡反對意見。韋後吸收的黨羽,孵化齣許多新權威人物,導緻權力呈現多元化現象,並最終分裂。

评分

以隋唐帝國的權力結構演變為主綫,通過詳細解讀楊堅楊廣父子的皇位傳遞、玄武門之變、武則天稱帝、李隆基消滅韋後及太平公主等曆史事件,講清楚瞭隋唐時代權力結構的邏輯、血親的爭鬥、國策與武力體係的變化等。

评分

大唐初建國的時候,李淵之前沒有先例,不知道怎麼處理太子和功勞最大的兒子之間爭權的問題,結果兄弟相殘,釀成瞭玄武門之變。到瞭睿宗李旦時候,第二位“李建成”李憲以史為鏡,嚮父皇辭曰“儲副者,天下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非常清醒地讓太子位於第二位“李世民”李隆基,從而保證瞭自己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评分

以隋唐帝國的權力結構演變為主綫,通過詳細解讀楊堅楊廣父子的皇位傳遞、玄武門之變、武則天稱帝、李隆基消滅韋後及太平公主等曆史事件,講清楚瞭隋唐時代權力結構的邏輯、血親的爭鬥、國策與武力體係的變化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