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多秀士

南國多秀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黃庭碩
出品人:
頁數:524
译者:
出版時間:2024-2
價格:9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7322871
叢書系列:時刻人文
圖書標籤:
  • 明清史
  • 地方誌
  • 人物傳記
  • 科舉
  • 社會風俗
  • 嶺南文化
  • 族譜
  • 傢族史
  • 曆史文獻
  • 學術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南方士人在北宋中期的崛起,乃中國曆史上的重大現象。它標誌著中國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亦確立起東南區域在近世中國的主導地位。然而,此重大現象的形成背景,迄今仍缺乏全麵且係統的梳理。本書嘗試填補這段研究上的空白,並以為,受惠於唐宋之際江淮一帶相對安穩的環境,以及諸南方自立政權的統治需求,東南士人的文化積纍不僅沒有隨著李唐覆亡而止,反倒得以穩定積纍,直至宋初。正是倚靠這股雄厚的文化基底,東南士子終能突破北宋統治者“重北輕南”的用人方針,大舉通過科舉入仕,從而扭轉宋代統治集團的構成。

-------------------------

★山川之氣,蜿蜒磅礴,真能為國産英俊

錢穆《國史大綱》:在野學校之提倡、在朝風節之振勵、文章之盛、朋黨之起,皆由南士。

本書力圖填補南方士人在北宋中期崛起的曆史背景上的研究空白。

★重返大廈將傾的唐末,看東南士人如何在舉場崛起

采用近於“群體傳記學”(prosopography)樣貌的研究,構造東南士人的群像圖,由唐末循序而下,探尋東南士人在唐末、楊吳與南唐這100年間的處境與發展。

★瞭解傳統中國在政治和文化格局上的重大變遷

東南士人在北宋政壇的崛起,在中國曆史上有著極特殊的意涵。此項轉變意味著:傳統中國總算揮彆曆時數百年的政治階層化與貴族化時代,轉嚮一個流動性較高的社會。

著者簡介

黃庭碩,颱灣大學曆史暨中文雙學士、曆史所碩士及博士,現為輔仁大學項目助理教授。研究領域集中在唐宋時期,對漢傳佛教、士人文化、東亞交流諸課題懷有高度興趣。

圖書目錄

自序
緒論 宋初文物江南來:唐宋之際東南士人的文化遺産
一、緣起:南方士人的崛起
二、曆史背景:中國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
三、考察對象: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
四、探索途徑:政治與士人的雙嚮互動
五、研究迴顧:東南士人崛起的兩條脈絡
六、論旨與架構
第一章 唐末東南士人的舉業與仕宦
一、唐末舉場中的東南士人
二、唐末東南士人的仕途發展
三、唐末東南士人的中央觀感與認同
小結
第二章 唐末江淮獨立潮與東南士人新處境
一、唐末東南士人與在地政權
二、楊吳前期的政治與士人
三、楊吳前期士人的政治意嚮與實踐
小結
第三章 吳唐之際的文治轉嚮與士人
一、文治轉嚮的發端:徐溫秉政時期(909—919)
二、楊吳立國與“文治政策”的確立(919—936)
三、深化“文治”:南唐先主時期(937—943)
四、吳唐之際的士人發展與政治實踐
小結
第四章 南唐二主時期的“文官政治”與士人發展
一、“文官政治”的高峰:中主時期(943—961)
二、“文官政治”的調整:後主時期(961—975)
三、南唐二主時期的士人發展與政治實踐
小結
結 語 / 從沉抑到奮起——唐宋之際東南士人的發展與意義
沉抑:唐末的東南士人
發跡:楊吳政權下的東南士人
奮起:南唐政權下的東南士人
唐宋之際東南士人發展的曆史意義
徵引書目
一、傳統史料
二、近人著作
三、工具書
四、資料庫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4-5星之間,修改自作者2013年碩士論文《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中心》,很優秀很規整的碩士論文,好讀無障礙,字裏行間能感覺到學生氣息。本書關注的是唐末、楊吳、南唐政權與東南士人,“外緣政治影響”與“內在文化趨力”兩條途徑很清晰,即政權和環境加諸東南士人發展的影響,以及東南士人自身的文化發展。書中呈現瞭大量東南士人案例,正如作者所說是一種近於“群體傳記學”樣貌的研究,用細密的實證研究建構更為具體的圖像。不過也因此,有些地方顯得有點冗餘。寫五代十國的書不多,本書可以補充一些空缺,推薦閱讀。

评分

4-5星之間,修改自作者2013年碩士論文《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中心》,很優秀很規整的碩士論文,好讀無障礙,字裏行間能感覺到學生氣息。本書關注的是唐末、楊吳、南唐政權與東南士人,“外緣政治影響”與“內在文化趨力”兩條途徑很清晰,即政權和環境加諸東南士人發展的影響,以及東南士人自身的文化發展。書中呈現瞭大量東南士人案例,正如作者所說是一種近於“群體傳記學”樣貌的研究,用細密的實證研究建構更為具體的圖像。不過也因此,有些地方顯得有點冗餘。寫五代十國的書不多,本書可以補充一些空缺,推薦閱讀。

评分

4-5星之間,修改自作者2013年碩士論文《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中心》,很優秀很規整的碩士論文,好讀無障礙,字裏行間能感覺到學生氣息。本書關注的是唐末、楊吳、南唐政權與東南士人,“外緣政治影響”與“內在文化趨力”兩條途徑很清晰,即政權和環境加諸東南士人發展的影響,以及東南士人自身的文化發展。書中呈現瞭大量東南士人案例,正如作者所說是一種近於“群體傳記學”樣貌的研究,用細密的實證研究建構更為具體的圖像。不過也因此,有些地方顯得有點冗餘。寫五代十國的書不多,本書可以補充一些空缺,推薦閱讀。

评分

4-5星之間,修改自作者2013年碩士論文《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中心》,很優秀很規整的碩士論文,好讀無障礙,字裏行間能感覺到學生氣息。本書關注的是唐末、楊吳、南唐政權與東南士人,“外緣政治影響”與“內在文化趨力”兩條途徑很清晰,即政權和環境加諸東南士人發展的影響,以及東南士人自身的文化發展。書中呈現瞭大量東南士人案例,正如作者所說是一種近於“群體傳記學”樣貌的研究,用細密的實證研究建構更為具體的圖像。不過也因此,有些地方顯得有點冗餘。寫五代十國的書不多,本書可以補充一些空缺,推薦閱讀。

评分

4-5星之間,修改自作者2013年碩士論文《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中心》,很優秀很規整的碩士論文,好讀無障礙,字裏行間能感覺到學生氣息。本書關注的是唐末、楊吳、南唐政權與東南士人,“外緣政治影響”與“內在文化趨力”兩條途徑很清晰,即政權和環境加諸東南士人發展的影響,以及東南士人自身的文化發展。書中呈現瞭大量東南士人案例,正如作者所說是一種近於“群體傳記學”樣貌的研究,用細密的實證研究建構更為具體的圖像。不過也因此,有些地方顯得有點冗餘。寫五代十國的書不多,本書可以補充一些空缺,推薦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