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后

帝国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沙培德
出品人:
页数:456
译者:刘芳
出版时间:2023-10-1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283269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架空历史
  • 帝国
  • 战争
  • 政治
  • 权谋
  • 奇幻
  • 冒险
  • 策略
  • 英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885年至1924年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与文化变革,这场变革根本上是由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引起的。本书追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探讨经历过两千多年君主统治的中国人,为何在清末民初不再相信君主制,并且如何在新观念上建设新的国家。作者娴熟运用各类史料,不仅梳理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演变,分析大众政治文化中反映出来的观念,还重点阐释“公民”“主权”等概念在中国被吸收与改进的过程,为中国从旧式王朝向现代国家的关键转型提供了新的解释,对有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经典话题亦能有所启发。

方法论上,本书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变置于国内政治斗争以及对帝国主义反应的大背景之下,勾勒出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清晰脉络,提供了一种对跨文化知识交流的有益探索。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沙培德(Peter Zarrow)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比较政治与政治史,对中国近代革命史、晚清至民国的知识与政治转型等问题有专精研究,在海内外中国史学界有广泛影响。著有《帝国之后: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1885—1924)》《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等。

译者简介:

刘芳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历史学博士。研究专长为中国近代政治外交史、中美关系史。近年来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两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美国政府与庚子事变研究(1899—1901)》等。

目录信息

目录
译序

致谢
引言
“帝国之后”
清朝君主制
清末背景
第一章 康有为的权力哲学与戊戌变法
圣人康有为
皇帝:权力与制约
中国改良主义者想象中的明治天皇
国家的今文经愿景
第二章 梁启超与公民国家
关于帝国的必要性
梁启超、明治日本及其他
政治秩序中的公与私
第三章 “主权”与被翻译的国家
运动中的主权国家
国家职能
梁启超:走向国家主义
无约束的国家主义
第四章 渐弱的保守声音
儒家改良主义
湖南人的反应:生活在三种联结中
作为个人的政治
第五章 身份、历史与革命
种族科学
种族意识与革命
创伤与复仇
历史化身份,创造国粹(1)
历史化身份,创造民粹(2)
第六章 光复与革命
共和主义、自由、自治
作为个人的政治
权利、公民权、社会主义
第七章 中华民国成立
共和主义的仪式:“双十”
共和主义的仪式:国旗和国歌
袁世凯与共和国仪式
第八章 末代皇帝
立宪王朝
儒家思想与共和主义
新文化插曲
将故宫收归国有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贴近历史史实的一次梳理了,虽然没有那么理论和深入,但尊重历史的真实发展过程和个人思想的不断转变最重要。(1904年,慈禧的照片可以随意购买)(清末《扬州十日记》等的再流行是创伤记忆的一次运作)(民初的国民身份通过一系列政治仪式奠定)

评分

评分

研究近代史的重要参考,好书!

评分

评分

比较贴近历史史实的一次梳理了,虽然没有那么理论和深入,但尊重历史的真实发展过程和个人思想的不断转变最重要。(1904年,慈禧的照片可以随意购买)(清末《扬州十日记》等的再流行是创伤记忆的一次运作)(民初的国民身份通过一系列政治仪式奠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