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行之有效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他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武則天傳(林語堂文集)》內容簡介:武氏於練盡責,頭腦清晰,在宮中專管太宗皇帝的衣庫,自然非常稱職。武氏亭玉立,極其健碩,臉方,下頜秀美,兩眉明媚,兩鬢微寬,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
她對文學藝術並不十分愛好,她隻曾受過普通的教育。皇宮的事情,她很感興趣,朝廷上例行的公事,她似乎很懂,她對周圍的情形也很瞭然。
隻要是專製獨裁,無不需要恐怖屠殺。她那肆無忌憚的野心是消滅大唐,建立自己武姓的天下。換句話說,她自己正是那個最大的叛徒,正在策劃規模最大的反叛。
世事雖復雜萬端,然自古至今似乎有一個萬古不變之法存乎其間,亂必返乎治,變終返乎常,天平如日月星辰,雖然一時為雲霧所遮,終會否極泰來,得以復其常態。冥冥之中自有天理循環,惡有惡報,正義終得伸張於天下。
武後是個傑齣的女人,這個無可否認。除去瘋狂熱衷於權力,極端自尊自大以外,頭腦非常清楚,非常冷靜,個性聰敏而堅強。在她生活裏最後的十年,性格已漸見寬容,胸襟亦漸見開闊,但對政權仍把持過甚,不得不說是一樁遺憾。
有時候,她的暴亂奢侈,她的剛愎自用,看來甚至滑稽好笑。她愛生活,生活對她一如遊戲,是爭權奪勢的遊戲,她玩得津津有味,至死不厭。但是,到瞭終極,她所選擇的遊戲,並不很像一個頑強任性固執己見的婦人統治之下的一段正常的曆史,倒特彆像一齣異想天開的荒唐戲。
很喜欢作者传记的处理方法——几乎近似于外国人的思维了——这也许是我多年接触西方文化的结果。而事实上林语堂所写的原稿确是英文的,中文版本是后来翻译过来的。读这本书就像在读小说那么荡气回肠,激动人心。可是发生的一件件惊心动魄之事却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一阵阵心惊...
評分挺快就可以读完。 我手上这本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那套林语堂文集之一。 正版的,但是有许多明显是出版社疏漏的地方,比如“无远弗届”成了“无远弗屈”,不知道是谁翻译的,还是原文写的就是中文(我记得和苏东坡传一样原文是英文《lady WU》),翻译的也不好,很多地方“漆成了...
評分看到是林语堂执笔 ,不犹豫的买下了。其实早该料到,如此薄的一本书怎能概括武则天的一生沉浮,只能是个流水簿罢了。 再看到后来,有些坐不住了。为什么叫正传,而不是武氏杀人实录?太赤裸裸会吓跑读者吗 。我分明看到作者对则天其人的深深偏见,以及毫不掩饰的抨击,即使千...
評分看到是林语堂执笔 ,不犹豫的买下了。其实早该料到,如此薄的一本书怎能概括武则天的一生沉浮,只能是个流水簿罢了。 再看到后来,有些坐不住了。为什么叫正传,而不是武氏杀人实录?太赤裸裸会吓跑读者吗 。我分明看到作者对则天其人的深深偏见,以及毫不掩饰的抨击,即使千...
評分说实话对于林语堂大师的这篇不知算小说式传记还是传记式小说的东东我深感遗憾。至于还是给了“还行”这样的评价,本人觉得作为一代文豪语言表述遣词用句确实很给力,但全书对武则天执政期间优秀政绩只字不提,通篇尽是大量尽其所能的夸大武则天的过失之处。 书中所述之...
把它當曆史書你就輸瞭
评分曆史的真相 很嚇人
评分以一個親曆曆史者的口吻書寫。事跡介紹的比較簡潔,總感覺作者對武則天抱著批判的態度。和以前看到的另一本傳記事跡一樣,但是感情色彩沒有這本書濃。
评分很一般
评分雖說算不上林語堂的名著,曆史專業性也未必強,但是至少是一本很爽的故事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