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义,一九五六年出生于韩国。一九七八年台大商学系国际贸易组毕业,次年进入出版业工作。历任长桥出版社、《2001月刊》、《生产力月刊》、《时报新闻周刊》特约翻译、编辑、主编、总编辑等职。一九八八年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一九九六年离任。同年秋,创立大块文化。一九九七年初接任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一九九九年底离任。二○○一年创立NetandBooks。现任大块文化董事长,与NetandBooks发行人。
著有:《工作DNA》(大块文化)、《故事》(大块文化) 《那一百零八天》(Net and Books) 《他们说》(Net and Books)
译著:《如何阅读一本书》(台湾商务)《二○○一太空漫游》(远流)
怎样躲避不值得付出那么多时间的书?一种无中生有的阅读可能;有十四种外语的可能;如何阅读小说、诗、历史、哲学?为什么要阅读漫画与影像?少阅读一点的理由……这么有趣的事情,再晚开始也不迟! 诸葛亮、陶渊明、朱熹、苏东坡,是怎么读书的?做笔记的方法;主题阅读没那么深奥;Fashion与经典的分界;一个普通读者越界的时候,需要知道的50件事情……
这是一本及时的讨论阅读的书,它让我们面对阅读的危机,又揭示了走出危机的新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如何阅读”的建议,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编书为生的日子,就快满四年。在这不长不短的一段岁月里,我对图书和这份工作的感情,经历了“敬畏好奇—激情澎湃—小心翼翼—茫然无措—麻木不仁—重燃梦想—憧憬未来”的戏剧性变化。其实,不光是我,很多人的职场生涯大都是这样的轨迹。我想,能够经历这条轨迹的人是幸运的...
评分编书为生的日子,就快满四年。在这不长不短的一段岁月里,我对图书和这份工作的感情,经历了“敬畏好奇—激情澎湃—小心翼翼—茫然无措—麻木不仁—重燃梦想—憧憬未来”的戏剧性变化。其实,不光是我,很多人的职场生涯大都是这样的轨迹。我想,能够经历这条轨迹的人是幸运的...
评分上大学后 我一度极度颓丧 这就是大学? 讲的都是垃圾 老师照本宣科 偶尔遇到有个性的老师也因教育体制而无奈 只好郁闷着讲着20 30年不变的教材 上课没有讨论 还和高中一个模样 学生会就是个官僚 反正我是不喜欢那种感觉 顺便说下 我是二外的 后来我就超脱了 物...
评分写的一般,主题很好,内容远不如《如何阅读一本书》,算是作者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后,写的读后感吧。 1. 中学读书,中学六年如果只注重阅读课本和参考书,认不清这两者的本质,破坏其它阅读的时间和胃口,也破坏对人生的想象。 2. 网络时代的文字,网络时代文字与我们无处...
评分豆瓣上《越读者》的评论分歧很有趣,一些人将其奉若圭臬,另一些人觉得它是常识性的方法论,看了等于没看。发现读书越杂量越大对书这事情越专注的豆友,倒越像小学生一样将重点引来一条条印证,不知道是否对书和知识的认真信仰所致。 就我个人的情况而言,这本书是打通七经八...
2010年7月20日读完。中国传媒大学47号楼一层
评分把阅读比喻成美食,讲主食、美食、果蔬和甜食的均衡。蛮有意思的。
评分不过作者并没有太多的介绍阅读方法,也许是因为他已经翻译过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吧。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对自己五十多年的阅读生涯的经验总结,书中多次提及到他的人生故事以及阅读体会。有些读者认为台湾作者在说教,其实这本书的口吻比《把时间当作朋友》,教师的语气并不多。然而你能在字里行间发现作者的长者心情,那种心情是希望读书的你可以体会到他的由衷,希望读者能够共鸣。
评分号称台湾出版界三巨头之一的"郝爱读"用十八万字告诉我们: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好好读书。
评分得分虚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