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1911年—1942年),黑龍江人。原名張道瑩,筆名蕭紅,悄吟。1930年,結識蕭軍,兩人相愛,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與蕭軍自贊齣版第一本作品閤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長篇《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齣版。蕭紅由此取得瞭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瞭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主要作品有長篇《馬伯樂》,迴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係列迴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呼蘭河傳》主要內容:今年4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帶著幾分感傷的心情的。從我在重慶決定瞭要繞這麼一個圈子迴上海的時候起,我的心懷總有點兒矛盾和抑悒,我決定瞭這麼走,可又怕這麼走,我怕香港會引起我的一些迴憶,而這些迴憶我是願意忘卻的;不過,在忘卻之前,我又極願意再溫習一遍。
沈从文从不给人负担,他的边城是可以"睁眼"看的。我还记的年轻的高中语文教师念他的文章时悠然的样子,真是赏心悦目。他的湘行散记写的那么美,完全归结于岸边的情人正在等待他的归来。郎才女貌,遂成佳话。如果沈从文属于右派,萧红就是左派了。同样写乡土,沈从文的是庙廊...
評分本来是想通过这本书讲讲我的童年的,结果一时脑子糊了,组织不起来语言了。 那就先说说萧红。一个一生坎坷、漂泊流离的女人。她在散文里描绘的所经历过的饥饿、寒冷、窘迫,会把人看得心惊胆战。 三十多岁病逝在异乡。她这辈子经历的凄风苦雨终究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 童年...
評分本来是想通过这本书讲讲我的童年的,结果一时脑子糊了,组织不起来语言了。 那就先说说萧红。一个一生坎坷、漂泊流离的女人。她在散文里描绘的所经历过的饥饿、寒冷、窘迫,会把人看得心惊胆战。 三十多岁病逝在异乡。她这辈子经历的凄风苦雨终究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 童年...
評分盖因才疏闻寡,对萧红的印象,还是缘起那篇脍炙人口的妙文,《回忆鲁迅先生》。更确切地说,是那个经典的乔衣片段,“裙子配的颜色不对,红的不能配紫的;绿的也不能配紫的”,散漫细腻的笔调,极其生活化的叙述,一下子把这位教科书教父拉下了神坛,变成了接地气的欧吉桑。 印...
評分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母親住院,讓我得閑,靜下心來讀瞭這本蕭紅。即便她不為人所津津樂道,作為一個女作傢,你很難在今生今世,去超越其人。她的幾篇選文,選得極其好,你可以清晰看見,她是用一種世界觀、一種她認識這個她隻活瞭31年的悲憫、悲觀、極大的被創傷,去描摹她看到的樣子。而且,她獲得瞭認同。她並非不接地氣,她並非沒有極強的功底。她的《生死場》作為成名之作,從開篇極富銳利的措辭,那些跟魯迅神似的動詞和復雜句,都反映瞭她灰色的內心世界。這是一本很好的書。
评分那個年代如此沉重
评分《呼蘭河傳》是最優秀的…到後麵階級這種詞匯齣現的時候就近於無味瞭。。
评分那個年代如此沉重
评分《呼蘭河傳》是最優秀的…到後麵階級這種詞匯齣現的時候就近於無味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