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感的诞生

私密感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法] 安尼克·帕尔代赫-加拉布隆
出品人:
页数:404
译者:成沅一
出版时间:2022-7-1
价格: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82252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私密性
  • 个人空间
  • 社会心理学
  • 人际关系
  • 隐私权
  • 现代社会
  • 文化研究
  • 自我认同
  • 情感
  • 行为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代的人们普遍都重视隐私,对于私密空间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人类的这种对私密感的诉求并非天然形成、自古就有的。那我们的私密感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本书将目光聚焦在17、18世纪的巴黎,基于3000份“死亡清单”的数据,来探讨“社交性”“舒适性”“家庭生活”等观念的出现与发展,并由此检视私密感的问题。作者认为,在这段时间内,巴黎人住宅内部的空间分配和家具装置,都越来越完善和富有条理;房间由分布在多个楼层,变为集中在同一层中;巴黎主妇们也经历了由蹲着做饭向站着做饭之类的行为模式转变中。借助这些细节,我们能够掀开这些家庭的屋顶,一窥其内部,并对当时普通巴黎人的日常生活展开富有画面感的想象。从逼仄拥挤的租住建筑与贵族有着马车通道、宽敞花园与庭院的别墅之间的差异中,作者揭示出了人们对隐私与家庭生活的重视,进而确认了现代意义上的的私密感由此而生。

本书层层剥笋般地揭示了私密感的诞生过程,探讨了物质生活与人类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并清晰地展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具体场景。

作者简介

安尼克•帕尔代赫-加拉布隆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成员,擅长研究社会物质文化与思想史、观念史。其著有《布列塔尼的巴洛克祭坛画》《私密感的诞生》等较有影响的作品。

目录信息

001  第1部分 方法:样本中的巴黎
003  第1章 样本:死后清单的可靠性
011  第2章 空间维度
012  巴黎的地址
027  巴黎周边地区的地址
032  第3章 社会维度
032  社会与职业类型
040  巴黎空间中的各个经济部门
050  第4章 家庭维度
052  家庭构成
061  家庭关系
075  第2部分 巴黎的住宅:从垂直到水平
077  第5章 住宅样式
077  房产
078  租房
079  工作住房
080  公用住房
080  寄宿
082  第6章 巴黎空间中所见的住房外部
084  追随公证人的脚步
089  旅行者的印象
096  第7章 住宅的状况
096  住宅的构成
111  空间的组织
124  房间的功能与专业化程度
138  居民留在家中的印记
147  第3部分 家中的私密生活
149  第8章 家庭空间中的日常行动
149  睡觉
166  备餐
173  巴黎人饮食习惯一瞥
185  社交
202  物品储存
213  家庭私密空间中的职业生活
220  第9章 家中的便利生活要素
221  取暖
232  照明
242  水与卫生
264  第10章 室内装饰
267  绒绣与其他挂壁织物
279  画出来的图像与刻出来的图像
297  镜子
302  小摆设和装饰品
307  颜色
313  第11章 精神与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
314  书籍
338  其他文化制品
351  宗教图像
363  宗教物品
380  结 论
385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历史学一般是以文本资料为基础,所研究的一般是盖棺定论,即已经发生的事。而人类学却一般是以调查为基础,研究的是正在发生的事物。 这本书有意思的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虽然是十七至十八世纪法国巴黎的民众生活,但是研究的方法却是通过2783个巴黎家庭的死亡清单得出当时各个社...  

评分

提到私密感,现代人第一反应一定是单独的房间,是可以独自一人占据的空间。 但这种空间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它需要相对富足的生活,需要有一所大房子,需要房间的主人可以提供着这种私密的便利。 我们经常看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影视作品,其中大量场景中都可以看到私...  

评分

提到私密感,现代人第一反应一定是单独的房间,是可以独自一人占据的空间。 但这种空间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它需要相对富足的生活,需要有一所大房子,需要房间的主人可以提供着这种私密的便利。 我们经常看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影视作品,其中大量场景中都可以看到私...  

评分

《私密感的诞生》:巴黎“小黑屋”里的温暖绅士生活 思衣谷 我们当然知道,作为网络用语的“小黑屋”是指对违规用户执行封锁,禁止发言的意思。但事实上,作为词的中性而言,“小黑屋”还有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展示了为人处于一种隐私状态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场地,这就是引申出...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也肯定了那时期的巴黎人并非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世界,他们会热衷于与街区的人们集体生活。这就说明了私密感虽然也有自身的幸福感,但同时集体生活也是有着温暖的气氛在的。

评分

每一个人都需要私密感。

评分

从第三部分开始可读性增强不少,如果想了解巴黎民众生活方式可以从这部分读起。

评分

可惜匠气太过。

评分

作者啟開塵封的歷史故紙堆,向死求生,逆算人生,仿佛穿透文本的遺物整理師,復原前現代個體記憶,附著其上的微觀物質文明如卷軸徐徐鋪展,殊異今日扁平化消費的縱深場景元宇宙般立體呈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觀比對下,你可發現,我們到底為狂飆突進的現代化付出了何樣代價?借閱於大眾書局之江北虹悅城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