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田赋刍论

清代田赋刍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业键
出品人:
页数:197
译者:高风
出版时间:2008-11-1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072739
丛书系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清史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王业键
  • 明清史
  • 社会经济史
  • 明清经济与社会
  • 清代
  • 田赋
  • 赋税
  • 历史
  • 经济
  • 研究
  • 中国
  • 古代
  • 财政
  • 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田赋(或日土地税),是国家大政,是任何政府都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不能与历史割裂的“典章制度”,本书探讨了中国清代(1644-1911年)的田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财政史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首先,田赋构成了清朝财政制度的最基本特征。作为国库收入的一个最大的来源,田赋在清朝财政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有一种获得普遍认同的理论,把中国历代王朝的衰亡归因于向农民课征压迫性赋税。但税收负担是否引起革命的主要原因,赋税到底重或不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试图就清朝的情况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总结。

本书作者长期治中国经济史,可以说本书是有关方面的一部奠基之作,是学习清代经济史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王业键,1930年生,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及远东语言学博士,曾任美国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

目录信息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清代中国的经济与财政制度
经济结构
国库收入的来源
财政组织
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
第二章 田赋管理
土地登记
田赋的确定
田赋的征收
第三章 田赋附加税的增加
地方财政和田赋附加税
制度上的缺陷
人口增长与价格膨胀
义和团运动和现代化运动
第四章 田赋在财政上的重要性
1753年的税收结构
1908年的税收结构
田赋的重要性相对下降
第五章 田赋的地区差别
区域经济开发和田赋征收量的变化
已开发区域和开发中区域相对税收负担的转变
高、中、低收入的各省份
第六章 物价变动与田赋负担
田赋的实际负担:一个宏观的分析
晚清田赋的增加与通货膨胀:若干具体实例
第七章 清末田赋制度的重构
书目
后记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已出版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迄今为止,代表清代田赋研究最高水准的仍是王业键的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以及作为该书附产品的An Estimate of the Land Tax Collection in China, 1753 and 1908。 王氏研究的基本取向有二:一是“制度的探索”,二是“数量的分析方法”。...

评分

迄今为止,代表清代田赋研究最高水准的仍是王业键的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以及作为该书附产品的An Estimate of the Land Tax Collection in China, 1753 and 1908。 王氏研究的基本取向有二:一是“制度的探索”,二是“数量的分析方法”。...

评分

迄今为止,代表清代田赋研究最高水准的仍是王业键的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以及作为该书附产品的An Estimate of the Land Tax Collection in China, 1753 and 1908。 王氏研究的基本取向有二:一是“制度的探索”,二是“数量的分析方法”。...

评分

迄今为止,代表清代田赋研究最高水准的仍是王业键的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以及作为该书附产品的An Estimate of the Land Tax Collection in China, 1753 and 1908。 王氏研究的基本取向有二:一是“制度的探索”,二是“数量的分析方法”。...

评分

迄今为止,代表清代田赋研究最高水准的仍是王业键的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以及作为该书附产品的An Estimate of the Land Tax Collection in China, 1753 and 1908。 王氏研究的基本取向有二:一是“制度的探索”,二是“数量的分析方法”。...

用户评价

评分

基本读物 惜后人难为其上

评分

據說有些“out of date”,但這方面的研究確實不多。

评分

终于搞懂了什么是包税

评分

能让我们对帝国制度中的双重结构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书。法定制度不完备且僵硬,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动,于是便有了一种非正式管理体制——在编制外招募编外人员,在法定税额之外征收非法定的附加税。在18世纪初期,光是书吏,编制外的数量就已远超过正式的,公务繁忙的州县雇佣百名以上的编外书吏已不鲜见。随着人口的膨胀式增加,地方行政费用水涨船高,由于每个地方田赋的定额是很少变化的,于是只能通过增收附加税来解决问题。纸上的制度和实际实行的制度逐渐拉开了距离,集权的中央负责设立静态的目标,地方政府动态地实现目标,不管过程有多扭曲,二者就是这样神奇地合起来维持了公共行政的运转。此书的研究受益于《清代地方政府》和《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细致地解析了晚清的赋税为何不算沉重,税负中的不公平与清的覆亡并没有直接关系。

评分

终于搞懂了什么是包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