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精读

《传习录》精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震
出品人:
页数:25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75083
丛书系列:哲学原典精读系列
图书标签:
  • 王阳明
  • 哲学
  • 心学
  • 中国哲学
  • 阳明心学
  • 吴震
  • 中国
  • 人文
  • 传习录
  • 王阳明
  • 阳明心学
  • 哲学
  • 修身
  • 儒家
  • 思想
  • 经典
  • 精读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之“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中国哲学史上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著作。

本书是关于《传习录》的精细解读,作者舍弃逐条逐句的解读方式,主张明义理与通训诂并重,并择其要点、循其脉络、扣紧义理。全书引经据典、论述严密、考据与义理并举,从阳明思想遍历的轨迹、阳明心学的确立、格物学说的重释、知行合一的意义、良知学说的提出等方面,呈现其“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本体工夫”等为架构的思想体系及其意义,为世人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和理解“阳明心学”提供了切实有力的帮助,是研究王阳明思想的力作。

本书是带有专著性质的研习哲学经典的导读性著作,通过批判性的阅读——真正的“对话”——导引读者思想之开启。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导论 前阳明学的思想
一、道统发现
二、心学前史
三、朱陆之辩
第一讲 《传习录》小史
一、成书经过
二、语录辑佚
三、方法途径
第二讲 思想遍历的轨迹
一、五溺三变
二、格竹事件
三、出入佛老
四、龙场悟道
第三讲 阳明心学的确立
一、心之涵盖
二、心之本体
三、心即是理
第四讲 格物学说的重释
一、心外无物
二、心意知物
三、格者正也
第五讲 知行合一的意义
一、知行本体
二、圣门之教
三、真知力行
第六讲 良知学说的提出
一、立言宗旨
二、是非之心
三、良知自知
四、良知独知
第七讲 良知当下呈现
一、见在与发用
二、无所不在
三、无知无不知
四、我的灵明
第八讲 良知存在的境界
一、浑然一体
二、精金喻圣
三、满街圣人
第九讲 万物一体的创建
一、问题由来
二、拔本塞源
三、秩序重建
四、一体之仁
五、仁爱问题
第十讲 四句教义的阐发
一、四句教公案
二、心体与善恶
三、心体与性体
四、心性与善恶
五、本体与工夫
第十一讲 阳明心学的衡定
一、批判与创新
二、天理化问题
三、客观化问题
四、社会化问题
五、简短的评估
附录 王阳明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P152:突出主体自我的绝对性,乃是阳明良知学之精髓所在。 ------------------------------ 弗兰克尔: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评分

1、 对于“心”的定义,阳明认为1)心是感官知觉;2)心是道德知觉,是“主宰”,是性,是天理。心体是道德的、价值的存在。而且“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由于人性本善,所以心也是至善的价值存在。在朱熹,心是一种意识活动,并非价值存在。在阳明,心则是道德本体,与天、...  

评分

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想要静心,需要些指导性意见。佛学太庞杂,就选了心学。 老先生讲的很全面,例子也多,但是我看晕了 直到心之体那章讲理学和心学落叶的争论,才明白了两者的区别 后面的都没看,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的东西了,等有不明白的再翻翻吧

评分

P152:突出主体自我的绝对性,乃是阳明良知学之精髓所在。 ------------------------------ 弗兰克尔: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评分

1、 对于“心”的定义,阳明认为1)心是感官知觉;2)心是道德知觉,是“主宰”,是性,是天理。心体是道德的、价值的存在。而且“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由于人性本善,所以心也是至善的价值存在。在朱熹,心是一种意识活动,并非价值存在。在阳明,心则是道德本体,与天、...  

用户评价

评分

“堆材料+起标题”式的教科书

评分

国内研究阳明心学最给力的专家复旦教授吴震老师著作,写的最好的传习录导读读本。同时推荐吴震老师另一本著作《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今天所谓知识变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焦虑。在明末清初,它叫做「劝善运动」。雨夜读明末清初的劝善运动,回头看当下历史。感叹时间面前,没有新鲜的事。一切都在历史上发生过。

评分

学有余,识不足。

评分

不错的基础教材

评分

观其大略。学术类书籍,对阳明心学的深刻剖析,但无法指导自己实践。对心学有所实践后再重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