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命

小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施珊珊
出品人:万有引力
页数:428
译者:邵长财
出版时间:2022-2-15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81515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奇幻
  • 玄幻
  • 修仙
  • 东方幻想
  • 冒险
  • 成长
  • 魔法
  • 异世界
  • 轻小说
  • 架空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民与官的博弈、地方与中央的对抗,一部“自下而上”的明朝政治史;

★由生祠切入,描绘专制皇权下,明朝真实而复杂的政治生态;

★从大量碑文、方志与文集中,发掘中国政治生态、神灵信仰、儒家思想之间的复杂互动,展现平民的“反叛”与对抗。

——————————

【 内容简介】

在传统认知中,明朝封建专制高度强化,平民基本没有政治话语权,只能保持“绝对臣服”的姿态。本书借由对生祠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挑战了这一偏见——在明朝专制集权的土壤中,生长着另一套政治模式:地方官受命于皇帝,并由平民决定其价值,平民借此实现政治参与。而生祠,正是平民获得政治话语权的工具。

与“天子受命于天”相对应,作者将这一模式称为“小天命”,其背后是政治生态、神灵信仰、儒家思想之间复杂的互动。平民以立碑立祠的传统“绑架”地方官,用“孝道”掩饰生祠中的利益交换。生祠成为利益杠杆,地方官“多施惠政”以换取晋升的政治资本,百姓立生祠换取官员为当地利益服务,抵抗朝廷的苛政。以生祠为纽带的官员—平民利益体,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平民对地方官员的认可有助于提升朝廷的声誉,为中央反对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滥用皇权的原则立场代言。

本书首次将生祠置于明代的政治和信仰之间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碑刻记录、地方方志和文人文集,考察了生祠制度,阐发了对明代政治与思想体系的思考。

——————————

【媒体推荐】

在这本详细研究明朝在世官员祭祀活动的书中,施珊珊展示了以自己的方式研究明朝政治史的非凡知识价值。她的方法论展现了如何摆脱二元分析框架并从明朝的混乱中学习。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宗教研究学者都将从她的案例研究、历史洞察力和理论化的努力中受益匪浅。

——《中国研究书评》

在这部重要而优雅的研究著作中,施珊珊挖掘、整理了隐藏在明史资料中的“生祠”史,她挑战了一些“世人皆知”的观念,让每个读者重新思考一些非常深刻的问题:我们对明朝的理解,它的神圣性,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表达。她超越了二元对立式的历史叙事,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复杂、丰富,从根本上讲更加可信的明朝。

——《明史研究》

作者简介

[美]施珊珊(Sarah Schneewind) 著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曾任美国明史学会会长。是明代政治史、思想史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着重探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曾著有《明代的社学与国家》《两个西瓜的传说:明代的皇帝和大臣》《小天命:生祠与明代政治》 ,编有《吾皇万岁!》《1200年前东亚史纲》。

邵长财 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

目录信息

致谢
年代简表
导 言
魏忠贤和东林党
为何研究生祠?
明代的公论与平民主义
去思碑与生祠记
第一部分 基础和地面
第一章 一种常见的制度
生祠是什么样的?
人们在生祠中做什么?
资金和寿命
明代有多少生祠?
遵循律法
生祠符合礼制吗?
名宦祠
第二章 父母之官
丁氏“三”杰
州县官的工作
教育、礼制与风俗
如何得祀生祠
父母的隐喻
第三章 崇祀
死后的互惠
崇祀还是纪念?
“半人半神”?
“谁当享之?”
无碑之祠
回应请愿
“水旱必祷”
来去匆匆
回应祈祷
反转官僚式隐喻
第二部分 立柱和横梁
第四章 政治活动
激励继任者
良知与声誉
“太师维垣”
因事而设的在位者生祠
指责官员
父母还是窃贼?
反对意见
第五章 从奉承到参与
自谦和不从
“礼以义起”
“民则何私?”
生祠衰败的理论解释
化民于心
东林平民主义
迷惑的交换
民众的选择
寓封建于郡县
第六章 平民百姓
碑刻题名
何人赞助?
谁人言说?
平民的政治话语权
士绅化进程
第三部分 墙壁和屋顶
第七章 政治投资
意在联系?
作为政治表达的感激
“于斯万年,为令之式”
持续的联系?
第八章 复杂的图景
内阁大学士
士绅的联结
祝寿生祠
家族历史
权宦
遗祠中的平民
东林遗祠
不当的生祠
乡绅祠堂
宣示主体性?
第九章 小天命
结 语
术语表
参考书目
碑文和祠记
引用方志
总志
各省府县志
其他征引文献
索 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2/06/21/%e4%b8%ad%e5%9b%bd%e4%ba%ba%e7%9a%84%e7%bb%9f%e6%b2%bb%e4%b8%8e%e6%9d%83%e5%8a%9b/] 《小天命:生祠与明代政治》([美]施珊珊 / 邵长财 / 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子扉我 2022年夏至 芙蓉之巅 原载[风之回响RESONANCE]...  

评分

1、生祠的定义、历史和作用 生祠是东亚大陆一種傳統信仰表达方式。為活着的人立祠庙,進而祭祀,以表示內心的感戴和欽敬之意。 生祠在东亚各国广泛存在,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正如日本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生祠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并且历代不绝。到了宋代,各...  

评分

汉学家夏伟(Orville Schell)曾在《纽约书评》上发表文章这样描述明代社会,“明代是中国专制主义的高峰……以党争、阴谋、偏执、恐吓、兄弟相残和严刑峻法为主要特征。”[1]应该说,无论是各种相关影视戏剧的通俗言说,还是居于正史地位的严谨论述,基本上都产生和印证了这样...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很有想法。 第九章能看。

评分

作者很有想法。 第九章能看。

评分

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将生祠看成是百姓用宗教语言表达政治理念,从而将现代性的公众参与置入封建专制体制。

评分

太考据了,看不下去,核心思想看书背面的简介就够了,不得不说概括的挺好

评分

合法性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分析明代政治史的重要观察入口,本书则是利用合法性来源问题巧妙地跳出传统的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模式,探讨明代中下层社会如何参与政治的问题。优点不多做评价,但有一点我实在不能苟同。作者在通盘考虑明代县级生祠背后的政治运作时,并没有考虑区域性的差异,新昌和沙河两个特详的例子更多是因为偶然性的资料保存情况,而非有意比较不同地域各自所具有的权力环境。然而,熟悉明代社会的人都很清楚,明代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结构千差万别,九边、华北、江南、华南,谁拥有话语权,情况截然不同。在未经严格的区域性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普适性结论,很难让人彻底信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