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皇、院政、摄关家、源平武士……
★ 平安京、白河、鸟羽、六波罗……
★ 政治权力斗争影响着土地开发与城市建设
★ “京都”的诞生标志着“武士之世”的到来
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京都被誉为最具“汉唐遗韵”的城市,其历史与文化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京都是在平安京的基础上建立的,其域内众多寺庙和神社的存在是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然而,桃崎有一郎在这本书里挑战了人们的常识,提出“京都≠平安京”的观点:平 安京是天皇之城,除“镇护国家”的东西大寺外,京中禁止建造佛寺;而京都是由院政和武士共同缔造的,天皇不仅不是京都的保护者,反而是破坏者。武士在这个古都登场并逐渐走上权力巅峰的过程,正好暗合了京都从诞生到完善的过程。京都不是天皇与贵族吟咏风月的优雅之都,而是武士用暴力和鲜血缔造的战乱之都。
[日]桃崎有一郎,1978年生于东京,历史学者。现为高千穗大学商学部教授。2001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2007年于庆应义塾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后期博士课程完成学业后退学。专攻古代、中世日本的礼制、法制和政治。著有《大而无当的平安京》(吉川弘文馆)、《探求武士的起源》《室町的霸主——足利义满》(筑摩新书)、《中世京都的空间构造与礼节体系》(思文阁出版)等书。
译者简介:
徐一彤,英日译者,已出版译著《苏格兰民族:一部近代史》《伟大的目标:亚当·斯密论美好生活》。
从未去过日本,对日本古代历史的了解也非常浅薄,甚至把东京和京都经常混淆。但读了日本历史学者桃崎有一郎的《京都的诞生:武士缔造的战乱之都》后,感觉那些模糊的认识和理解并没有清晰起来。这不仅是因为没有造访过而树不起直观印象,加之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从影视作品中...
文章结尾总结给到京都形成的过程是,(平安京+武士)x院政,但从地理而言,京都即是武士基于平安京进行开发扩建在“武者之世”降临后的成形产物,伴随着从以贵族为中心到以武士为中心的转变而引发的城市结构的变化,说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的同时我们还应了解到它也是一座战争之城。 另,城市发展虽基于武士之家的财富捐赠,而这一切却源于对平民的榨取,京都说来也算是从古代到中世之途的痛苦诞生之物。 此外除了对权力争斗的精彩描述,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作者的材料援引和比喻说明,特别是哆啦A梦可以写作哆啦卫门和用电脑操作系统来做比喻说明,太有意思了吧。 (京都的旅游胜地只在平安京之外!二条,六条,八条太跳戏了????)
评分京都不是平安京,这个结论已经够颠覆的了。为了「圆」这样一个大结论,作者从居多的史料中挖掘出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平安京到京都,它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大转折,作用相当于一次「迁都」,尽管这种「迁都」只「迁」了几公里而已,从摄关到院政,从平安到镰仓,武士也由此诞生并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源平合战,保元之乱也在这个时候发生,这些大事件背后都推动了从平安京到京都的演变。当这段历史翻篇之后,京都也「恰好」诞生了。作者写得很有意思,我更推荐读者把这本书当成京都旅游功率来读会更有意思,以后再去京都知名景点的时候,会对这些地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感觉很奇妙。
评分310122 初读了。知识点又续上,好多资料好多八卦(不是),书单继续延展。译笔好!
评分讲京都讲到平家崛起为止,里面一些独特的史料特别有意思,作者举了好几点来佐证平清盛很有可能是后白河法皇的私生子,否则按常理来说不可能有人升官有那么快,这一点在平常阅读日本史方面没有接触到,还有院政之下的统治居然是那么的腐败也为开启武士时代埋下了伏笔。整体概括京都就是(平安京+武士)X院政=京都。
评分看似只是在描写京都的诞生史,其实在其中描绘着关于政治权利的斗争以及武士时代的故事,每一个时代都少不了的武力与权利,每个人内心的欲望,相互碾压,形成了“战乱之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