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奧地利作傢。齣生在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傢庭。1901年考入布拉格大學學習德國文學,後轉修法律。1906年獲得博士學位,1917年患肺結核,1924年病逝,年僅41歲。卡夫卡從小愛好文學,其作品都是在業餘完成的,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之一,享有很高的世界聲譽。他一生給後人留下的主要是三部未寫完的長篇小說《美國》(1912—1914)、《審判》(1914—1918)、《城堡》(1922)和以《變形記》為代錶的幾十部中短篇小說。美國作傢W·H·奧登說:“就作傢與其所處時代的關係而論,當代能與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相提並論的第一人是卡夫卡……。”由此可見他的文學地位。
一天夜裏,主人公K踏雪來到城堡附近的村子裏投宿,因無城堡統治者伯爵的居留許可證,沒有肯收留,幾經周摺,纔允許暫住。他韆方百計想進入城堡,或者希望得到村民的認同,在村裏閤法地安頓下來,但他到處碰壁,不為村民所接受,他麵對的是一個極其荒誕的現實,他始終隻是個“局外人”。到瞭第六天他還是沒能進入城堡。小說描寫普通人與封建當局的嚴重對立,揭露封建統治機構森嚴的等級製度和官僚主義作風。
整个九月我都在阅读这个小说。这是我读的第三篇卡夫卡的小说,第一篇为《一次斗争的描述》,阅读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我完全被他的语言所击败。第二篇为《饥饿艺术家》,很好读,故事富有连贯性。第三篇则是这个长篇《城堡》。 我知道我迟早要接触这个现代派的源头,我花了...
評分 評分这不是一篇正式的评论,只是我看书时候做得一些笔记,文笔手法上也没什么渲染,病句错字也有,应该很多(笑),但其中有一些自己最直接最真实的想法的记录。拿出笔记的后半部分。有心思能看完者我想也不多吧。笔记以原著的章节为顺序,对内容作了123....的分别讨论 我的卧室...
評分又有一个同事从德国出差回来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清冷的、几十年也许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的街道,还有那德国特有的潮湿阴冷的天气。同事Y总结得比较直白:做德国人多没意思啊,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没错,要是把俺搁那儿搁个一年半载的,准会憋疯。但是回头想...
評分給三顆星是因為沒讀懂。卡夫卡可能隻是想創造一個這樣的世界耍人玩兒,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試試。作者是全知全能的神,看著筆下可憐的人們無助的樣子一定相當愉悅,至少我是這樣。
评分看瞭一周,終於看完啦
评分好像他贏得瞭彆人無論如何是爭取不到的自由;誰也不敢碰他,誰也不敢把他趕走,甚至誰也不敢和他打招呼說話;可是,他同樣確信,這種信念至少同樣十分強烈——好像同時再也沒有彆的事情比這種自由、這種等候、這種不可侵犯的感覺,更毫無意義,更叫人絕望瞭。
评分讀的非此版本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