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鲜为人知,其作品也未受到重视,身后却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被称为“作家中之作家”。《城堡》是其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城堡,ISBN:9787020071623,作者:(奥地利)(Franz Kafka)卡夫卡 著;高年生 译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对《城堡》有以下评论:寻求意义的人生必然导致归罪的人生,因为,所要寻求的意义不是一个人的身体能够拥有的东西,难免成为捆束人身的道德绳索。道德归罪就是用道德绳索捆束人身,其正当性依据就是寻求意义的人生。道德归罪有两种,他人归罪和自我归罪...
评分又有一个同事从德国出差回来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清冷的、几十年也许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的街道,还有那德国特有的潮湿阴冷的天气。同事Y总结得比较直白:做德国人多没意思啊,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没错,要是把俺搁那儿搁个一年半载的,准会憋疯。但是回头想...
评分这不是一篇正式的评论,只是我看书时候做得一些笔记,文笔手法上也没什么渲染,病句错字也有,应该很多(笑),但其中有一些自己最直接最真实的想法的记录。拿出笔记的后半部分。有心思能看完者我想也不多吧。笔记以原著的章节为顺序,对内容作了123....的分别讨论 我的卧室...
评分枣树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个人,一个是K,另一个也是K。 平乐 这小镇有他们所觊觎的一切。 竹檐。 微雨。 木墙。 青石。 一群小孩子经过身边,他们的眼睛和手是那么小,他们的心也是那么小。 小到盛不了任何忧伤。 这小镇有他们所觊觎的一切。 默默无闻,...
评分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对《城堡》有以下评论:寻求意义的人生必然导致归罪的人生,因为,所要寻求的意义不是一个人的身体能够拥有的东西,难免成为捆束人身的道德绳索。道德归罪就是用道德绳索捆束人身,其正当性依据就是寻求意义的人生。道德归罪有两种,他人归罪和自我归罪...
冰冷
评分重讀,跟以前的閱讀體驗一樣,可艱難了。可能因為最近剛讀完陀老頭的《白癡》,所以覺得《城堡》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跟《白癡》是有共同點的。但是同時,兩部小說間的差異是那麼大。卡夫卡(至少外表)是那麼高冷,他的K那麼窘迫,甚至每況愈下,甚至還有被耗費掉全部生命力的可能,全然不像陀老頭筆下的梅思金公爵、羅戈任和娜斯塔霞那樣內心世界裡充滿激情,甚至是毀滅性的激情。
评分#2016-4-26于逸夫图书馆#豆瓣评分:8.0 从叙事结构和功能上看,《城堡》应属于H-I类型(战斗型),叙述角色按普罗普的“行动范围”有如下七种:①主人公=K;②对头=克拉姆;③施与者=土地测量员;④被寻找者=城堡官员;⑤助手=仆人;⑥送信者=巴纳巴斯;⑦假主人公=村民、弗丽达、阿玛利亚与奥尔加、培枇。如果用格雷玛斯的语义方阵来代表,则如图所示(中间是交叉箭头????): 人的努力<———>命运神恩 (K ) ✖️ (城堡) 非命运 < ———>非人为努力 助手 克拉姆 (斗争) (妥协) 由此可见,故事的主张是对立而非和谐,基本意义是人的努力与命运神恩的对立。
评分冰冷
评分重讀,跟以前的閱讀體驗一樣,可艱難了。可能因為最近剛讀完陀老頭的《白癡》,所以覺得《城堡》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跟《白癡》是有共同點的。但是同時,兩部小說間的差異是那麼大。卡夫卡(至少外表)是那麼高冷,他的K那麼窘迫,甚至每況愈下,甚至還有被耗費掉全部生命力的可能,全然不像陀老頭筆下的梅思金公爵、羅戈任和娜斯塔霞那樣內心世界裡充滿激情,甚至是毀滅性的激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