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主人公K踏雪来到城堡附近的村子里投宿,因无城堡统治者伯爵的居留许可证,没有肯收留,几经周折,才允许暂住。他千方百计想进入城堡,或者希望得到村民的认同,在村里合法地安顿下来,但他到处碰壁,不为村民所接受,他面对的是一个极其荒诞的现实,他始终只是个“局外人”。到了第六天他还是没能进入城堡。小说描写普通人与封建当局的严重对立,揭露封建统治机构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官僚主义作风。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奥地利作家。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01年考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1917年患肺结核,1924年病逝,年仅41岁。卡夫卡从小爱好文学,其作品都是在业余完成的,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享有很高的世界声誉。他一生给后人留下的主要是三部未写完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和以《变形记》为代表的几十部中短篇小说。美国作家W·H·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由此可见他的文学地位。
《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写于1922年,彼时他的生命还剩下最后两年。如果说稍早的《审判》尚且是一部初具“卡夫卡风格”的小说的话,《城堡》则已经是一部带有鲜明的、成熟的“卡夫卡风格”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城堡》也成了卡夫卡作品中最难读、最难理解的一部。 ...
评分“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城堡》 卡夫卡的经典意义就在于此,人的能动性是在紧张的时间和逼仄的空间里得到最大激发,人的精神是丰富多彩不可预测的,内心的黑...
评分人的最本质的问题乃是人的身份的问题,即我是谁的问题,《城堡》中的主人公K在夜深时到达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城堡管事儿子的逼问之下,K回答说自己是城堡雇来的土地测量员,只是之后尽管K一直是以一个土地测量员的身份奔波着,他传说中的助手和器械并没有尾随他到来,他甚至...
评分首先说明一下,我读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赵蓉恒译的那个版本。赵先生可能是个比较学究、严谨的德语译者,所译的文字谨遵西式语法的习惯,大量有板有眼的定语词句叠加在一起构成一长串的句子,随处可见的破折号、双逗号插入语,阅读起来颇费神,倒反保留了德语那夸张的严谨...
评分首先说明一下,我读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赵蓉恒译的那个版本。赵先生可能是个比较学究、严谨的德语译者,所译的文字谨遵西式语法的习惯,大量有板有眼的定语词句叠加在一起构成一长串的句子,随处可见的破折号、双逗号插入语,阅读起来颇费神,倒反保留了德语那夸张的严谨...
每晚看一点,终于在上学期看完了~~~!!!如果不喜欢现代主义叙述真心就会讨厌卡夫卡,但这样的作品却在表面下埋藏了巨大的现实,不能再停留在对文字表面的直观感受了,要深进去,潜进去,不然会一直被被构筑的现实蒙蔽。
评分我喜欢卡夫卡。
评分城堡到底是什么?城堡什么都不是,城堡是虚无。
评分城堡到底是什么?城堡什么都不是,城堡是虚无。
评分K说:“我不在城堡,就在去城堡的路上”。顿了顿,K又说:“我显然不在城堡,我显然在路上”。卡夫卡的神迹版的传奇在于他把这种对于未知的恐惧的无力感毫无吝啬地表现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