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五王

倭五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日]河内春人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梁适雨
出版时间:2021-12
价格:5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84311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日本史
  • 古代史
  • 三国时代
  • 倭国
  • 史书
  • 文献
  • 史料
  • 东亚史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六届古代历史文化奖优秀作品

聚焦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的东亚国际关系,

以中国史书重绘倭五王的真实面貌。

倭五王指《宋书·倭国传》中记载的赞、珍、济、兴、武五位倭国王。在邪马台国与中国断交150年后,五王在五世纪初重新向中国派遣了使者。当时东亚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倭国也卷入其中。河内春人从中国史料出发,解读了倭国向中国遣使朝贡的意图和时代背景,展现了当时倭国国内不稳定的王权与文化氛围,分析了倭五王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日本天皇的对应关系,描绘了五世纪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关系。

作者简介

河内春人,1970年生于日本东京都,1993年毕业于明治大学文学部,2000年明治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后期课程退学。2002年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PD)、博士(史学)。现任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本书被选为第六届古代历史文化奖优秀作品。

目录信息

前言 / 1
序章 4世纪后期的东亚——倭国的“空白”时代 / 1
1 与百济的军事同盟——七支刀告诉我们什么 / 2
2 高句丽的飞跃,倭国渡海——广开土王碑的真相 / 17
第1章 赞派遣使节——重启中断150年与中国的外交 / 29
1 高句丽派遣的倭国伪使——东晋灭亡,刘宋建立 / 30
2 421年,赞开启与刘宋的外交 / 45
3 册封倭国王的意义——将军府的开设与府官制的
引入 / 58
第2章 从珍到济,再到兴——遣使的意图与王的权力 / 70
1 赞之弟珍的遣使及其对官爵的要求——与同盟国
百济的竞争意识 / 70
2 443年,济的登场——王统移动了吗 / 81
3 济的第二次遣使与兴的登场——不明确的
王位继承 / 98
第3章倭王武的目标——在激荡的东亚中 / 118
1 武在478年的遣使——刘宋的低谷,
与高句丽的对抗 / 119
2 武向刘宋皇帝上呈的上表文 / 133
3 倭国的实情——上表文显示的权力结构 / 151
第4章倭五王到底是谁
——比对的历史与《古事记》
和《日本书纪》的束缚 / 158
1 五王与天皇——始于室町时代的比对经过 / 161
2 比对的可能性与限制——音韵、字形、
谱系的相同性 / 175
3 始祖王与5世纪的王权 / 190
终章 “倭五王”时代的终结——世袭王权的确立 / 204
1 与中国外交关系的断绝——为什么停止遣使 / 204
2 倭王权的转变——继体大王的即位 / 215
后记 / 227
原文史料 / 232
参考文献 / 238
主要图片出处 / 249
倭五王相关年表 / 25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何谓“倭五王”?就是倭国也就是现在的日本。五王指的是赞,珍,济,兴,武。全书围绕着中原王朝,朝鲜半岛以及倭国之间三方在公元五世纪的互动展开。 当时中国处于刘宋时的南北朝时期。倭王向刘宋纳贡来争取其给予的封号。从而加强自己对国家的控制。并以封号为依托,建立国家...  

评分

评分

评分

如果没有信史记载,真相很容易迷失于历史的重重迷雾之中;即使有文字记载,如果缺乏更多的佐证,则真相依然难以寻觅。 恩格斯曾经说过,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倘若没有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那烂陀寺的辉煌就很难为后人特别是现代印...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对使用音韵和谱系来识别倭五王的身份持怀疑态度,限于材料主要通过对当时朝鲜半岛及大陆局势的梳理来分析倭国的行动。虽然篇幅不长,但看的时候不自觉地犯困,略枯燥。

评分

倭五王到底是谁?跟随着河内春人的这本书,又回到了那个日本古坟时代的“倭五王”与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南朝刘宋王朝“交往”的历史,可由于研究的史料太少,真相的“挖掘”着实不容易,读完这本书很多问题仍是扑朔迷离。这本书虽没有给出确定的结论,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的实质:倭五王连续派遣使者跨越万里海洋向中国南朝朝贡,并接受中国南朝对国王的除授,不要认为这些没有意义。倭五王冒着风险、花费巨大经费精力的殷勤进贡,就是要从当时作为东亚世界坐标轴的中国秩序中获得权威认证,从而确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及扩张政策得到实施。

评分

称得上是精彩的一本考据党作品。作者没有拘泥于《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的内容(因为神武天皇往下十代的历史存疑度太大),而更多的是立足于中国的史书去论证倭五王的外交策略,从倭王赞追求大陆册封的国策,到最后倭王武利用高句丽、新罗与百济之间的矛盾,获取大陆对自身在古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的认同,倭国一直都是处于隔岸观火并渔翁得利的状态。作者在有限的史料中尽力复原五世纪的东亚国际关系,超越了本书题目《倭五王》的论述范畴,展现的是一幅五世纪东亚三板块的交流与合纵连横之幕。PS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从古日语的角度考据倭五王与天皇谱系的对应情况,有理有据。甲骨文书系的选题越来越有意思了,国内对古日本史的研究很是短缺,期待有更多好的选题

评分

“倭五王”指的是公元五世纪时向中国派出使臣的五位日本列岛统治者:赞、珍、济、兴、武。日本本土古代史料不多,而对倭五王有所记载的仅有《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而中国的《宋书 倭国传》则对这段历史有更详细的记载。作者跳出以往日本自身研究的窠臼,更多地从中国古籍中寻找蛛丝马迹,尽力还原那个时期历史的真相。

评分

从七支刀谈起倭五王遣使朝刘宋的国际背景与国内政治背景。最后笔锋一转,摆脱记纪的束缚,以中国史料重建倭五王的历史。指出在王统确立一元化以前存在过多个王族集团,并且传承并不像一般谱系所示,并非根据血缘世袭而是拟父子关系(是打了万世一系脸吗)。对其中王族借助中国册封官爵稳定政局酬功贵族到之后革新的空白很感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