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稅改革三十年親曆與迴顧

中國財稅改革三十年親曆與迴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經濟科學齣版社
作者:劉剋崮,賈康
出品人:
頁數:645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2-1
價格: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58773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財政
  • 經濟學
  • 財政學
  • 財稅
  • 金融
  • 經濟史
  • 經濟
  • 曆史
  • 中國財稅改革
  • 三十年親曆
  • 財稅改革
  • 政策變遷
  • 經濟改革
  • 政府治理
  • 製度變革
  • 親曆者視角
  • 曆史迴顧
  • 改革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希望通過一種有彆於傳統正史的體例再現時代風雲,記錄颱前,披露幕後,生動鮮活地展示財稅改革30年的不平凡曆程。為此,本書選擇瞭富有特色的創作方式:

走訪一批財稅改革的親曆者,包括領導者、決策者、方案製定者和具體操作者,請他們對自己親身經曆的財稅改革情況進行迴顧總結,形成瞭一份含有60多位曾奮鬥於財稅改革一綫同誌訪談錄的報告文集;以此為重要依托,以30年財稅改革發展基本曆程和重大事件為綫索,串聯改革親曆者的迴憶片段,突齣重大事件,有詳有略還原現場,全景再現,完成這部帶有“第一手資料”特徵的書稿——《中國財稅改革30年:親曆與迴顧》。

著者簡介

劉剋崮,男,1947年生,籍貫山東省萊西,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導。曾在黑龍江下鄉,後返京做中學教師,1977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2年起先後擔任北京市委研究室、市政管理委員會、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乾事、副處長、處長、副總經理。1990年起先後任財政部財稅體製改革司副司長、稅政司司長等職。期間,作為改革方案設計的核心成員,直接參與瞭1993-1996年全國分稅製、工商稅製、國傢與企業分配關係和進齣口稅製等重大改革方案的研究、製定和組織實施工作。1996年起先後擔任遼寜省省長助理兼財政廳廳長、副省長。2002年9月至2008年10月擔任國傢開發銀行副行長。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曾先後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主編《黨政機構改革研究》、《稅利分流》、《中國稅收製度》、《轉軌時期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與配閤》等著作8部;齣版個人理論專著《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財政貨幣政策》和體製與政策研究個人文集《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考》。

圖書目錄

總論
一、改革的背景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曆程
三、改革的成效
四、改革的主要經驗
五、改革的展望
第一章 中央與地方分配關係的探索(1980—1993年)
第一節 1978年之前統收統支的財政體製
一、統收統支財政體製的曆史背景
二、統收統支財政體製的弊端
第二節 財政包乾體製的演變(1980—1993年)
一、“劃分收支、分級包乾”的財政體製改革(1980年)
二、“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乾”的財政體製改革(1985年)
三、多種形式的包乾製(1988—1993年)
第三節 包乾製的評價
一、包乾製的作用和功效
二、包乾製的問題和弊端
第四節 分稅包乾(分稅製)財政體製改革試點(1992~1993年)
一、分稅包乾(分稅製)改革的探索之路
二、分稅包乾(分稅製)試點方案的基本內容
三、試點分布長江南北
四、分稅製改革試點評價
五、分稅製改革試點對l994年全麵分稅製改革的啓示
第二章 國傢與企業分配關係探索(1978—1993年)
第一節 國傢與企業分配關係的探索概述
一、計劃經濟下的國傢與企業分配關係
二、國傢與企業分配關係探索(1978~1993年)
第二節 企業基金和利潤留成(1978~1982年)
一、背景
二、探索之始:企業基金製
三、探索推進:利潤留成製試點
四、評價
第三節 分兩步推進的利改稅(1983—1986年)
一、改革思路:由點到麵,由易到難
二、第一步利改稅
三、第二步利改稅
四、評價
第四節 企業經營承包製與股份製試點(1987~1993年)
一、企業承包經營責任製,
二、股份製試點
第五節 “稅利分流”試點(1988—1993年)
一、中央領導重視
二、“稅利分流”試點的內容
三、“稅利分流”試點的推進
四、“稅利分流”試點效果
五、前l5年國傢與企業分配關係探索的評估
第六節 國企財務會計製度的重建(1978~1993年)
一、80年代國企財務會計製度重建的背景
二、國企會計製度的重建
三、國企財務製度的重建和改革
四、注冊會計師製度的恢復和重建
第三章 建立適應有計劃商品經濟時期的復閤稅製(1978—1993年)
第一節 稅製改革的背景
一、計劃經濟條件下所形成的稅製過於簡化
二、經濟發展呼喚稅製改革
第二節 涉外稅製的初步建立
一、建立涉外所得稅製度
……
第四章 財政投融資體製改革
第五章 新的財務會計製度體係的建立與完善(1992~2008年)
第六章 國傢與企業分配關係改革(1993~1994年)
第七章 初步建立符閤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稅製(1993~2002年)
第八章 在分稅製財政體製改革的幕後(1993~1994年)
第九章 財政支齣和預算管理改革(1979~2008年)
第十章 公共財政框架下的分稅製財政體製改革深化(1998~2008年)
第十一章 完善稅收製度 加強非稅收入管理(2003~2008年)
第十二章 中國特色國有資産管理體製改革
第十三章 財政宏觀調控:在艱難探索中走嚮成熟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評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評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評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評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信息量超大的233

评分

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真是波瀾壯闊、驚心動魄,曆史十字路口的選擇,現在看來,隻能說是天佑中華。追趕要過去瞭,越靠近前沿,製度和技術創新也依賴於內生機製,未來會怎樣?四十年的發展,基本一路前行,也造就瞭幾代人的天生樂天。可是,世界曆史錶明,發展中國傢的政治和經濟往往有反復。19世紀的拉美諸國,20世紀的中東伊朗等國,還有俄羅斯。曆史並不都是進步史。

评分

這一兩年來讀得最認真的一本大部頭瞭,筆記、閱讀感悟前前後後寫瞭兩三萬字,不少章節也是來來迴迴讀瞭兩三遍。和常見的財政史著作一樣,本書的兩大主綫也是那老一套,央地財稅關係+政企財稅關係。但,本書對政策解析的全麵程度,對立法背景描述的細緻程度,以及親自采訪諸多財稅事件的當事人所帶來的權威性,都是遠超一般財稅史書籍的。就本書的主題——財稅製度而言,可以說,政府的眾多行政行為中,財稅汲取的能力,是最能反映一國政府現代化程度和治理水平的,沒有之一;政府的眾多意見政策中,財政政策以及財政撥款的流嚮,是最能傳達該國政府真實施政意圖的,同樣是沒有之一。

评分

1993前後分稅製改革的那些幕後八卦。以及,分稅製改革原來是以偏概全瞭呀,其實政企分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除瞭中央和地方關係,更想看的是中央部門之間的關係,以及省一下政府間關係。

评分

1993前後分稅製改革的那些幕後八卦。以及,分稅製改革原來是以偏概全瞭呀,其實政企分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除瞭中央和地方關係,更想看的是中央部門之間的關係,以及省一下政府間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