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

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克崮,贾康
出品人:
页数:645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2-1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87734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财政
  • 经济学
  • 财政学
  • 财税
  • 金融
  • 经济史
  • 经济
  • 历史
  • 中国财税改革
  • 三十年亲历
  • 财税改革
  • 政策变迁
  • 经济改革
  • 政府治理
  • 制度变革
  • 亲历者视角
  • 历史回顾
  • 改革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希望通过一种有别于传统正史的体例再现时代风云,记录台前,披露幕后,生动鲜活地展示财税改革30年的不平凡历程。为此,本书选择了富有特色的创作方式:

走访一批财税改革的亲历者,包括领导者、决策者、方案制定者和具体操作者,请他们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财税改革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形成了一份含有60多位曾奋斗于财税改革一线同志访谈录的报告文集;以此为重要依托,以30年财税改革发展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为线索,串联改革亲历者的回忆片段,突出重大事件,有详有略还原现场,全景再现,完成这部带有“第一手资料”特征的书稿——《中国财税改革30年:亲历与回顾》。

作者简介

刘克崮,男,1947年生,籍贯山东省莱西,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导。曾在黑龙江下乡,后返京做中学教师,197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市委研究室、市政管理委员会、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干事、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1990年起先后任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税政司司长等职。期间,作为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成员,直接参与了1993-1996年全国分税制、工商税制、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和进出口税制等重大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1996年起先后担任辽宁省省长助理兼财政厅厅长、副省长。2002年9月至2008年10月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党政机构改革研究》、《税利分流》、《中国税收制度》、《转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等著作8部;出版个人理论专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和体制与政策研究个人文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目录信息

总论
一、改革的背景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历程
三、改革的成效
四、改革的主要经验
五、改革的展望
第一章 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探索(1980—1993年)
第一节 1978年之前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一、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历史背景
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弊端
第二节 财政包干体制的演变(1980—1993年)
一、“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1980年)
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1985年)
三、多种形式的包干制(1988—1993年)
第三节 包干制的评价
一、包干制的作用和功效
二、包干制的问题和弊端
第四节 分税包干(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试点(1992~1993年)
一、分税包干(分税制)改革的探索之路
二、分税包干(分税制)试点方案的基本内容
三、试点分布长江南北
四、分税制改革试点评价
五、分税制改革试点对l994年全面分税制改革的启示
第二章 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探索(1978—1993年)
第一节 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探索概述
一、计划经济下的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
二、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探索(1978~1993年)
第二节 企业基金和利润留成(1978~1982年)
一、背景
二、探索之始:企业基金制
三、探索推进:利润留成制试点
四、评价
第三节 分两步推进的利改税(1983—1986年)
一、改革思路:由点到面,由易到难
二、第一步利改税
三、第二步利改税
四、评价
第四节 企业经营承包制与股份制试点(1987~1993年)
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二、股份制试点
第五节 “税利分流”试点(1988—1993年)
一、中央领导重视
二、“税利分流”试点的内容
三、“税利分流”试点的推进
四、“税利分流”试点效果
五、前l5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探索的评估
第六节 国企财务会计制度的重建(1978~1993年)
一、80年代国企财务会计制度重建的背景
二、国企会计制度的重建
三、国企财务制度的重建和改革
四、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和重建
第三章 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复合税制(1978—1993年)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背景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税制过于简化
二、经济发展呼唤税制改革
第二节 涉外税制的初步建立
一、建立涉外所得税制度
……
第四章 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五章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992~2008年)
第六章 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改革(1993~1994年)
第七章 初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税制(1993~2002年)
第八章 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幕后(1993~1994年)
第九章 财政支出和预算管理改革(1979~2008年)
第十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深化(1998~2008年)
第十一章 完善税收制度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2003~2008年)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三章 财政宏观调控:在艰难探索中走向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评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评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评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评分

一些有趣的事实: 1. 建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代行公共职能,比如财政职能和提供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估计公积金管理也是这个余绪。 2. 资本金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减轻“拨改贷”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p150)。 3. VAT 当初17%的税率是测试后的决定,消费税、资源税的设立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一两年来读得最认真的一本大部头了,笔记、阅读感悟前前后后写了两三万字,不少章节也是来来回回读了两三遍。和常见的财政史著作一样,本书的两大主线也是那老一套,央地财税关系+政企财税关系。但,本书对政策解析的全面程度,对立法背景描述的细致程度,以及亲自采访诸多财税事件的当事人所带来的权威性,都是远超一般财税史书籍的。就本书的主题——财税制度而言,可以说,政府的众多行政行为中,财税汲取的能力,是最能反映一国政府现代化程度和治理水平的,没有之一;政府的众多意见政策中,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拨款的流向,是最能传达该国政府真实施政意图的,同样是没有之一。

评分

这本书信息量超大的233

评分

这本书信息量超大的233

评分

现当代财税史科普读物。。

评分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真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历史十字路口的选择,现在看来,只能说是天佑中华。追赶要过去了,越靠近前沿,制度和技术创新也依赖于内生机制,未来会怎样?四十年的发展,基本一路前行,也造就了几代人的天生乐天。可是,世界历史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往往有反复。19世纪的拉美诸国,20世纪的中东伊朗等国,还有俄罗斯。历史并不都是进步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