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赚走了你的薪水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英] 蒂姆·哈福德
出品人:
页数:221
译者:吕敬娇
出版时间:2008-1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12805
丛书系列:人人经济学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经济
  • 理财
  • 思维
  • 理性
  •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
  • 薪酬
  • 心理学
  • 薪水分配
  • 个人财务
  • 收入管理
  • 薪水透明
  • 工资权益
  • 职场经济
  • 金钱意识
  • 赚钱思维
  • 财务自由
  • 收入透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The Logic of Life)老板是笨蛋,无所事事却拿高薪,经济学家帮你看透薪水的秘密!曼哈顿的待嫁女总比光棍男多,可是她们却不肯去男人成堆的阿拉斯加,这里有什么奇怪的逻辑?房价缘何上涨?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你和老板谁该拿巨额薪酬?经济学家帮你跑赢CPI!

世界是个不公平的地方,对吗?世界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对吗?老板收入高得那么离谱,他付出的辛苦那么少,而你象耕牛一样辛勤地工作却只得一点点的报酬,这有道理可讲吗?为什么你的爱情那么不圆满,打牌老输钱?为什么你只能望着房价飚升叹为观止?望着物价上涨望洋兴叹?这个世界,30秒的广告播了25秒还不知道卖的是什么、大城市的女人嫁出去越来越难、雇主招聘总戴有色眼镜、离婚还存在最佳比率……一切看起来太混乱!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偏偏告诉你: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如果你愤怒,那就让怒火燃烧吧,哈福德热爱这愤怒。他从未说过世界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仅仅是符合逻辑的。或许只有在阴谋家和象哈福德这样的经济学家眼中,世界才是讲得通的!

这是一本全新的经济学,不仅有趣而且十分刺激。

不信你就看看。

作者简介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以<卧底经济学>一书在中国走红.

目录信息

目录
推荐序1
推荐序2
自序
第1章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
办公室的生活为何令人沮丧?
《魔鬼经济学》的稿酬问题
为什么业绩工资不适合所有行业?
经济学家为你加薪
一家黑店的经济学
第2章 “住、行”安全经济学
居住地的选址与棋盘模型
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
快乐经济学
第3章 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
高消费的纽约为什么吸引你?
繁荣的城市能给你更多机会
致使房价上涨的因素
“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
什么样的城市必将繁荣?
哪类城市容易衰落?
第4章 拉斯韦加斯的赌王之王
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
赢家的诅咒
发射原子弹的逻辑
第5章 最佳离婚率真的存在吗?
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
婚姻超市:经济学太空中的一个地方
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
最佳离婚率
第6章 性、犯罪及米老鼠经济学
关于“性”的理性选择
小老鼠的预算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性犯罪
监狱真的能阻止犯罪吗?
经济人的末日
第7章 雇主喜欢雇什么样的人?
招聘实验
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关系
职场中的两种歧视
奥巴马效应
第8章 理性革命
输掉总统竞选的戈尔
理性政治的奇妙逻辑
革命与绑匪困境
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的双赢
第9章 逻辑100万年
经济飞速发展与运气的关系
为什么英国的工资如此之高?
疟疾改写历史
理性创造奇迹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用经济学视角看世界,尝试解答一些有趣的问题,有些解答还挺有意思。比如说老板收入比员工高出很多倍,这可以激励员工去努力啊。 至少有一半内容是跟博弈论相关的。 至少有一半的解答是作者的推理分析。少数的解答引用了实验数据或其他人的论文。 内容还算有趣,不过书还是...  

评分

这一册解释了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其实还是理性的行为。 翻译过来的意思,某些现象是有道理的。对一些现象的解释,我很佩服,之前从未如此深入的思考过,一些以前就知道了(如城市的待嫁的姑娘多)。 1。城市生活成本这么高,房价这么高,人还越来越多?因此,城市提供了思维的碰...  

评分

毕竟是个很年轻的经济学作者,论点、论据、思路都谈不上明确有力,更不能达到深入浅出,姑且看之。 不过作者一直以经济学家自居的口吻,让我想起一句话: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世界不是公平的,它仅仅是符合逻辑的,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思考周围的一切,这也算是不差的看待世界的眼...  

评分

毕竟是个很年轻的经济学作者,论点、论据、思路都谈不上明确有力,更不能达到深入浅出,姑且看之。 不过作者一直以经济学家自居的口吻,让我想起一句话: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世界不是公平的,它仅仅是符合逻辑的,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思考周围的一切,这也算是不差的看待世界的眼...  

评分

对卧底经济学的续集评分明显高于魔鬼经济学,心里略有些愧疚,但是,并不是因为习惯了这种笔触,而是,魔鬼经济学的主笔并不是经济学家列维特,而是记者都伯纳,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的不同,毕竟哈福德是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来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自己想说的事,稍微作为医科生,...  

用户评价

评分

书比较一般,但有些地方,比如“你老板的薪水是你的动力”和“为什么大城市嫁不出去的MM多”还是比较有道理的(跟实际观察也相符)。

评分

视角在同类书中比较特别,有了些经济历史的范畴。

评分

有的地方说的很不错,但有些地方感觉有点勉强

评分

有的地方说的很不错,但有些地方感觉有点勉强

评分

阅读困难 一看就犯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