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光殿到武梁祠

从灵光殿到武梁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缪哲
出品人:
页数:524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18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709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鲁迅
  • 文学
  • 杂文
  • 文化评论
  • 思想
  • 中国现代文学
  • 散文
  • 回忆
  • 个人经历
  • 社会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汉代画像研究是中国美术史中的显学。武氏祠及其所属的孝堂山祠—武梁祠派画像,同时也是汉代研究的显学。

缪哲教授近年的研究集中于利用考古出土的墓葬材料,重建西汉中后期及东汉早期的汉代帝国艺术,对现存汉代画像艺术进行了全新的历史诠释,本书是其集成之作。

书中在集中探讨了《天帝图》《祥瑞—灾异图》《孔子师老子》《周公辅成王》《楼阁拜谒图》与《车马(卤薄)图》等一系列核心主题之后,更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早期艺术史上,商周纹样传统向汉唐状物传统的转折,完成于两汉之交;转折的外部动力,是汉帝国的意识形态构建与传播。此后以人物叙事为主要内容的状物性绘画,成为统治近千年的新艺术传统。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轴心时代”。其发生、发展、确立的过程,仍是一个未被讲述的故事。本书是作者计划中的“中国绘画传统的诞生”三部曲之第一部。它所呈现的,是这故事的高潮: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皇家因素”,作者对汉代新兴的帝国艺术的基本轮廓,作了可信的复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礼仪及意识形态动力。

作者简介

缪哲 浙江大学教授,兼任浙江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主编等职务。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2007年就读南京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史博士。后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009年入职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研究领域为中国早期艺术史,主攻战国秦汉艺术。

目录信息

导言
第一章 孔子见老子
第二章 周公辅成王
第三章 王政君与西王母
第四章 重访楼阁
第五章 登兹楼以四望
第六章 鸟怪巢宫树
第七章 实至尊之所御
第八章 从灵光殿到武梁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探讨汉代的视觉文化,作者兼擅理论与考据,故能深刻而不陷于穿凿,节制而不流于肤浅。如讨论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义,以往学者多根据《史记》,认为主旨是尊老子,作者则指出图像中孔门弟子的组成和次序与《史记》不合,且《史记》在图像产生的时代并未大行于世...

评分

本书探讨汉代的视觉文化,作者兼擅理论与考据,故能深刻而不陷于穿凿,节制而不流于肤浅。如讨论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义,以往学者多根据《史记》,认为主旨是尊老子,作者则指出图像中孔门弟子的组成和次序与《史记》不合,且《史记》在图像产生的时代并未大行于世...

评分

本书探讨汉代的视觉文化,作者兼擅理论与考据,故能深刻而不陷于穿凿,节制而不流于肤浅。如讨论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义,以往学者多根据《史记》,认为主旨是尊老子,作者则指出图像中孔门弟子的组成和次序与《史记》不合,且《史记》在图像产生的时代并未大行于世...

评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缪哲先生最近出版了《从灵光殿到武梁祠:两汉之交帝国艺术的遗影》。通过对汉代种种重要艺术主题的分析,缪哲在书中得出结论:中国早期艺术史上,商周纹样传统向汉唐状物传统的转折,完成于两汉之交;转折的主要动力,是汉帝国的意识形态构建与传播...  

评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缪哲先生最近出版了《从灵光殿到武梁祠:两汉之交帝国艺术的遗影》。通过对汉代种种重要艺术主题的分析,缪哲在书中得出结论:中国早期艺术史上,商周纹样传统向汉唐状物传统的转折,完成于两汉之交;转折的主要动力,是汉帝国的意识形态构建与传播...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献分析得很好,最后两章没读明白

评分

反正我是被说服了

评分

把学术写的如此生动且有趣,丝毫没有掉书袋,反倒是颇有故事感。献上我的赞美。

评分

终于看完了,救命????全书充满了非常详细的论证和古今中外的各种社会学伦理学考古学传播学理论,非常有意思。但更多的是考古及论证上的细节,复原了两汉时期政治戏台的搭建到好戏上演的诸多要素。对于我个人,是有点难读了……

评分

文有可采。惟“政治神剧”“汉代政治与意识形态组织中固有的神仙之维”等论述尚可作更系统深入之发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