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碳中和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安永碳中和课题组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
出版时间:2021-9-1
价格:53.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68834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碳中和
  • 气候变化
  • 可持续发展
  • 能源转型
  • 环境保护
  • 绿色经济
  • 低碳经济
  • 减排
  • 政策
  • 未来能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该书全面解读双碳目标的意义、机遇、挑战和实现路径,不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关键行业发展和减排的权衡关系、技术路线选择优先顺序等与社会经济体制框架息息相关的议题,还从微观层面阐述了微观主体促进低碳减排的商业模式以及积极践行低碳目标的生活方式,融合了科技、经济和社会共同议题的成果,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零碳”未来宏大而生动的画卷。

作者简介

安永碳中和课题组具备多年的行业可持续发展咨询经验,研究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电力、石油等能源企业转型、绿色金融、智慧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消费、ESG投资等。

目录信息

<
p
>









<
/
p
>
<
p
>






<
/
p
>
<
p
>



1

























































0
0
1
<
/
p
>
<
p
>
























0
0
3
<
/
p
>
<
p
>








































































0
0
3
<
/
p
>
<
p
>



















































0
0
3
<
/
p
>
<
p
>











































































0
0
5
<
/
p
>
<
p
>

























































0
0
6
<
/
p
>
<
p
>













































0
0
8
<
/
p
>
<
p
>










































0
0
8
<
/
p
>
<
p
>
2
0
2
1

































0
1
0
<
/
p
>
<
p
>























































































0
1
0
<
/
p
>
<
p
>

























































0
1
2
<
/
p
>
<
p
>






























0
1
5
<
/
p
>
<
p
>













































0
1
5
<
/
p
>
<
p
>



















































0
1
9
<
/
p
>
<
p
>


































































0
1
9
<
/
p
>
<
p
>































































0
2
0
<
/
p
>
<
p
>
















































0
2
0
<
/
p
>
<
p
>






















































0
2
1
<
/
p
>
<
p
>



















































0
2
2
<
/
p
>
<
p
>














































































0
2
2
<
/
p
>
<
p
>










































0
2
3
<
/
p
>
<
p
>







































0
2
3
<
/
p
>
<
p
>



2




























































0
2
5
<
/
p
>
<
p
>






























0
2
7
<
/
p
>
<
p
>






























0
2
8
<
/
p
>
<
p
>






























0
3
0
<
/
p
>
<
p
>






























0
3
1
<
/
p
>
<
p
>



3















4
0










































0
3
3
<
/
p
>
<
p
>










































0
3
5
<
/
p
>
<
p
>









4
0




































0
3
7
<
/
p
>
<
p
>





















0
3
7
<
/
p
>
<
p
>





















0
3
7
<
/
p
>
<
p
>
1
.

































0
3
7
<
/
p
>
<
p
>
2
.






























0
5
2
<
/
p
>
<
p
>
3
.






























0
6
5
<
/
p
>
<
p
>





















0
7
3
<
/
p
>
<
p
>
1
.






























0
7
4
<
/
p
>
<
p
>
2
.






























0
8
1
<
/
p
>
<
p
>





















0
8
4
<
/
p
>
<
p
>
























0
8
4
<
/
p
>
<
p
>
1
.


















0
8
4
<
/
p
>
<
p
>
2
.


















0
9
2
<
/
p
>
<
p
>
3
.


















1
0
3
<
/
p
>
<
p
>
























1
1
1
<
/
p
>
<
p
>
























1
2
3
<
/
p
>
<
p
>
























1
3
1
<
/
p
>
<
p
>












&
l
d
q
u
o
;









&
r
d
q
u
o
;












1
3
9
<
/
p
>
<
p
>












1
3
9
<
/
p
>
<
p
>
1
.















&
l
d
q
u
o
;












&
r
d
q
u
o
;





















1
4
0
<
/
p
>
<
p
>
2
.












&
l
d
q
u
o
;












&
r
d
q
u
o
;





















1
4
1
<
/
p
>
<
p
>

































1
4
2
<
/
p
>
<
o
l
>
<
l
i
>
C
C
U
S









&
l
d
q
u
o
;
U
&
r
d
q
u
o
;


















1
4
3
<
/
l
i
>
<
l
i
>
C
C
U
S
















































1
4
4
<
/
l
i
>
<
/
o
l
>
<
p
>



























1
4
5
<
/
p
>
<
p
>










































1
4
5
<
/
p
>
<
p
>
















































1
4
7
<
/
p
>
<
p
>

























































1
4
8
<
/
p
>
<
p
>






















































1
4
9
<
/
p
>
<
p
>
1
.




























































1
4
9
<
/
p
>
<
p
>
2
.










































1
5
0
<
/
p
>
<
p
>
3
.
















































1
5
2
<
/
p
>
<
p
>






























1
5
2
<
/
p
>
<
p
>







































1
5
2
<
/
p
>
<
p
>










































1
5
4
<
/
p
>
<
p
>













































1
5
5
<
/
p
>
<
p
>
1
.













































1
5
6
<
/
p
>
<
p
>
2
.


















&
l
d
q
u
o
;












&
r
d
q
u
o
;






1
5
8
<
/
p
>
<
p
>
3
.
















































1
6
0
<
/
p
>
<
p
>







































1
6
3
<
/
p
>
<
p
>


















&
l
d
q
u
o
;






&
r
d
q
u
o
;






























1
6
4
<
/
p
>
<
p
>



4
















































1
6
7
<
/
p
>
<
p
>



























1
6
9
<
/
p
>
<
p
>
























1
7
0
<
/
p
>
<
p
>






























1
7
8
<
/
p
>
<
p
>






























1
7
9
<
/
p
>
<
p
>



5




































1
8
3
<
/
p
>
<
p
>















1
8
9
<
/
p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热点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文件和政策上,有国际性的巴黎协定,而我国政府也制定了30 60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达成碳达峰,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指的是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相等。 至于我国积极推行碳中...  

评分

评分

2060年,人们住在用绿色水泥、再生钢材建造的房子里,用电气化炉灶做饭。房间里面装有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会根据主人的入睡习惯调节灯光亮度并关闭电源。人们每天早上起床以后,开着电动汽车,去零碳园区上班。那里的快递员是由光伏发电的机器人。出差乘坐的氢气提供动力的飞机...  

评分

评分

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热点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文件和政策上,有国际性的巴黎协定,而我国政府也制定了30 60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达成碳达峰,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指的是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相等。 至于我国积极推行碳中...  

用户评价

评分

道阻且长

评分

反正新能源相关股票亏着呢,提的建议不错,环保办公,出行,少吃肉什么的

评分

一本关于碳中和基本概念及行业特征的普及读物,对碳中和的相关背景有概念性的了解。

评分

在碳中和这个主题下算是比较有诚意的了,当然受限于篇幅不算深入,作为普及性读本是很成功的。

评分

从碳中和普及的角度,决定推荐一下。碳中和经济方面的议题也算面面俱到了,从中国方案角度,也给出了现状和建议。在给各方面建议时,让我觉得有启发的一点,是建议企业内部各部门建立碳核算方面的KPI,甚至企业内部也可进行碳交易。从内部控制碳排,总比去购买NBS的项目,洗绿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