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与经济

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与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意] 卡洛·M. 奇波拉
出品人:甲骨文
页数:452
译者:苏世军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8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69868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欧洲史
  • 经济史
  • 社会史
  • 工业革命
  • 中世纪
  • 近代早期
  • 封建主义
  • 农业经济
  • 手工业
  • 社会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史学教授

★ 欧金尼奥•巴尔赞奖金获得者卡洛•M.奇波拉力作

★ 再现工业革命之前欧洲的幸福与苦难

【内容简介】

工业革命是当今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巨大推手,它作为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分界,仿佛是一个促成急剧变化的瞬间。然而,工业革命仅是这一漫长转变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它发生之前的那七百年间,欧洲社会与经济是在无数因子的轻微碰撞中向着这一时刻缓慢前进的。

卡洛•M.奇波拉跨越当前经济理论与经济史之间的鸿沟,在一个连贯的分析框架内探讨了前工业化时期欧洲的瘟疫与经济动荡、工业发展与职业病、工薪变动与人口迁移、小作坊的没落与流水线的兴起等社会与经济问题,并在大量文献的佐证下,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可靠的总结。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正是由此而来的,伴随着所有的幸福和苦难。

【本书荣誉】

本书对历史问题和思想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既激发了人们的灵感,又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卡洛•M.奇波拉(Carlo M. Cipolla),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史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哲学学会成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研究员,著有《两种文化之间》(Between Two Cultures)、《时钟与文化》(Clocks and Culture)等。

【译者简介】

苏世军,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瑞典北欧公共卫生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多年来从事英语和西方文化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爱情的肖像》及“西方编辑出版理论与实务”系列教材等论著、译著、教材、词典20余部。

目录信息

【全书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前言
上篇静态近似法
第一章 需求
分析类型
人口
需要、欲望和有效需求
收入及其分配
需求的类型
个体需求
公共需求
教会的需求
外需
第二章 生产要素
“输入”的种类
劳工
资本
自然资源
组织
第三章 生产力与生产
选择与生产力
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生产力水平
积极生产
消极生产
下篇动态描述
第四章 城市革命:公社
第五章 人口:趋势与瘟疫
第六章 技术
技术发展:1000~1700年
技术的传播
第七章 企业、信用与货币
企业与信用
货币趋势
第八章 生产、收入与消费:1000~1500年
大扩张:1000~1300年
经济趋势:1300~1500年
第九章 现代的崛起
不发达欧洲抑或发达欧洲?
欧洲的扩张
科学革命
一种能源危机
第十章 欧洲经济力量平衡的变化
经济趋势:1500~1700年
西班牙的衰落
意大利的衰落
荷兰北部的崛起
英国的崛起
尾声
附表/参考书目/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原刊于《中国经济评论》2022年第3期 自1964年始有“李约瑟难题”以来,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便成了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后,以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于2000年伊始又提出“大分流”之问,但在“911”与中国“入世”之后的20年间,这种全面落后于世界的恐...  

评分

欧洲列国通过工业革命变强大,其实这在工业革命前期就有端倪,同时期的中国又为转型做了什么准备呢?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试图和同时期的中国进行比较。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一个连贯的思考框架下,探讨了前工业化时期的欧洲经济动荡、工业发展等社会与经济问题。这本书里...

评分

原刊于《中国经济评论》2022年第3期 自1964年始有“李约瑟难题”以来,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便成了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后,以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于2000年伊始又提出“大分流”之问,但在“911”与中国“入世”之后的20年间,这种全面落后于世界的恐...  

评分

原刊于《中国经济评论》2022年第3期 自1964年始有“李约瑟难题”以来,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便成了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后,以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于2000年伊始又提出“大分流”之问,但在“911”与中国“入世”之后的20年间,这种全面落后于世界的恐...  

评分

原刊于《中国经济评论》2022年第3期 自1964年始有“李约瑟难题”以来,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便成了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后,以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于2000年伊始又提出“大分流”之问,但在“911”与中国“入世”之后的20年间,这种全面落后于世界的恐...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结构清晰,分不同章节阐述了关于工业革命前欧洲的各种情形,拓展人的视野

评分

整体低于预想。数据,理念老旧,框架文笔有可取之处。

评分

????

评分

技术只会流动到包容的土地。不管是宗教上的包容、法律上的包容还是大众接受的包容。当然,人的流动也是。

评分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结构清晰,分不同章节阐述了关于工业革命前欧洲的各种情形,拓展人的视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