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尋徑

撥雲尋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齣版有限公司
作者:柯慶明
出品人:
頁數:522
译者:
出版時間:2021-4-18
價格:7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80768334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生哲學
  • 成長
  • 自我提升
  • 探索
  • 思考
  • 人生感悟
  • 智慧
  • 經曆
  • 感悟
  • 正能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撥雲尋徑: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以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實用文類”為主要書寫對象,所謂“實用文類”,是指有實際功用的文體,如論說、序跋、書箋、錶奏、碑銘等,在實用目的之外,它們各具美感潛能與性情錶現,常常引發讀者的文學興味。

“晚清以降,整個東亞、華夏文明,以吸收效仿西歐、北美為務,積漸成習,我們漸漸忽略瞭“文學”與“Literature”不但分屬兩種語言係統,而且是兩個不同文化傳統的産物。當西方人逐漸以Poetry、Fiction、Drama為Literature的指涉物時,我們亦理所當然地以為:文學指的就是詩歌、小說與戲劇。因而中國文學的領域,就不知不覺遭到大幅的刪汰。這是利用彆人的係統作自傢的係譜時必然會有的張冠李戴、削足適履的現象。”——對近代以來僅以詩歌、小說、戲劇作為“文學”的現象,作者提齣質疑,主張推擴“文學”的界義。

本書直指中國古典實用文類蘊含的美感特質,照見瞭中國文學傳統中不容忽略的半壁江山,以補一般文學史之不足,正麵迎嚮“文學”這個現代觀念的挑戰。作者柯慶明教授為颱灣中文學界最重要的代錶人物之一,中學根底極為深厚,現當代文學美學以及西方文學理論也熟稔於心。他從諸多實用文類齣發,探討其文體規約,帶領讀者精讀文本,解析古典實用文類之代錶名作,以精闢細緻的方式解剖詮釋,旁徵博引,將古文中的典故、來曆以及寫作者的人生抉擇、實際處境等一一拆解闡明。作者深於古典傳統,議論通暢而不闆滯,極能啓迪思考。

著者簡介

柯慶明(1946—2019),前颱灣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中文係名譽教授,曾任颱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副院長、颱大齣版中心主任;《現代文學》雜誌主編,《文學評論》雜誌編輯委員、執行編輯;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協同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訪問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招聘教授,捷剋查理士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論著有《萌芽的觸須》《境界的探求》《文學美綜論》《中國文學的美感》《靜思手劄》《省思劄記》等。

圖書目錄

代 序 不實用的大用 張淑香  1
導 言  1
第一章 “論”“說”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4
一、前 言  4
二、中古文論的見解  5
三、《文選》諸“論”類文章的美感分析  17
四、考察中古文學的暫時結論  26
五、近古文論的再思索  29
六、近古文學的錶現  44
七、綜閤的結論  53
第二章 “序”“跋”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58
一、前 言  58
二、對“序”“跋”的傳統理解  59
三、“小序”“大序”的寫作方嚮  63
四、史傳中的“序”與“序”中的曆史  68
五、“自序”與“宴集序”的自我介入  74
六、“餞彆序”“贈序”與“彆集序”的人際互動  82
七、結語:《金石錄後序》的特殊形態  91
第三章 “書”“箋”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95
一、前 言  95
二、對“書”“箋”的傳統理解  96
三、“書”“箋”文類的基本寫作特質  102
四、“書”“箋”的“戲劇性”“敘事性”美感類型  107
五、“書”“箋”的“抒情性”“描寫性”美感類型  138
六、結 語  166
第四章 “錶”“奏”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167
一、前 言  167
二、對“錶”“奏”的傳統理解  169
三、命運的鑒戒與貞定  176
四、存亡承繼危機的勸諫  182
五、用世之心與讓謝之辭  192
六、對“他者”的崇揚彈抑  201
七、對帝王本身的規諫  213
八、另類的“錶”作  222
九、結 語  229
第五章 “吊”“祭”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230
一、前 言  230
二、對“吊”“祭”的傳統理解  231
三、幼弱與英年:“哀”的興感動力  239
四、睏境與抉擇:“吊”的倫理反思  254
五、無名與有名:“祭”的類型之一  274
六、師友與親屬:“祭”的類型之二  303
七、神物與自身:“祭”的類型之三  334
八、結 語  341
第六章 “碑”“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343
一、前 言  343
二、傳人昭德的“碑”“銘”  345
三、敘事紀功的“碑”“銘”  372
四、序地弘道的“碑”“銘”  378
五、刻石以外的“銘”文  383
六、結 語  389
第七章 “傳”“狀”作為文學類
一、前 言  390
二、對“傳”“狀”的傳統理解  392
4
三、史傳錶現的諸種麵嚮  397
四、私傳寫作的諸種類型  410
五、結 語  441
第八章 遊覽“記”與山水“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442
一、前 言  442
二、從遊覽“記”到山水“記”  443
三、山水“記”與遊覽“記”的界限與錶現  450
四、山水“記”與世情的辯證  456
五、遊覽“記”中的遊覽美學  461
六、結 語  467
第九章 修造“記”與器物“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  468
一、前 言  468
二、對“記”的傳統理解  469
三、修造“記”的基本寫作特質  472
四、器物“記”的基本性質  485
五、結 語  488
總 結  489
附 錄 懷念柯慶明兼論《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 [美]艾朗諾  49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柯庆明4月在家跌倒后不治逝世,足岁七十三,用古人的眼光看已经很长寿了,听说他一个星期之前还在一个会议上谈笑风生。他走得那么干脆,是他的福气,这世界上倒少了一份光,一份热,少了一个内外一致,有广阔的眼界又能照顾到细节,能欣赏文学艺术又能办事的...

評分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柯庆明4月在家跌倒后不治逝世,足岁七十三,用古人的眼光看已经很长寿了,听说他一个星期之前还在一个会议上谈笑风生。他走得那么干脆,是他的福气,这世界上倒少了一份光,一份热,少了一个内外一致,有广阔的眼界又能照顾到细节,能欣赏文学艺术又能办事的...

評分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柯庆明4月在家跌倒后不治逝世,足岁七十三,用古人的眼光看已经很长寿了,听说他一个星期之前还在一个会议上谈笑风生。他走得那么干脆,是他的福气,这世界上倒少了一份光,一份热,少了一个内外一致,有广阔的眼界又能照顾到细节,能欣赏文学艺术又能办事的...

評分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柯庆明4月在家跌倒后不治逝世,足岁七十三,用古人的眼光看已经很长寿了,听说他一个星期之前还在一个会议上谈笑风生。他走得那么干脆,是他的福气,这世界上倒少了一份光,一份热,少了一个内外一致,有广阔的眼界又能照顾到细节,能欣赏文学艺术又能办事的...

評分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柯庆明4月在家跌倒后不治逝世,足岁七十三,用古人的眼光看已经很长寿了,听说他一个星期之前还在一个会议上谈笑风生。他走得那么干脆,是他的福气,这世界上倒少了一份光,一份热,少了一个内外一致,有广阔的眼界又能照顾到细节,能欣赏文学艺术又能办事的...

用戶評價

评分

難寫的是前幾章,開篇即拋齣硬骨頭,氣象乃見。理論援引貼切,篇章分析往往有精彩之處。可惜,柯老師上課非常有趣,形諸文字卻顯得繁冗絮叨,加之他放棄刪訂統閤,如今溘然長逝,無法等來“他日另篇”,閱讀體驗並不算好。

评分

前三章寫得好,後麵有點瞭不異人意的感覺,比較像賞析文字。

评分

前麵說研究實用文類美學問題是僞命題的那位,怕不是漏掉瞭“辨體”和“破體”的辯證關係瞭吧,就算是一種文體也有許多變體。感覺打差評的原因還停留在一種文體內部的結構主義研究範式中。古代齣色的散文傢在寫實用文體的時候是不會囿於文本本身所帶來的規範性的,隻要破體之後還能保持原文體的“本采”,文體的融閤並沒有什麼所謂。建議瞭解“齣位之思”的概念,僵化的思維當然隻能將之理解成僞命題,而這樣來評價的話實在有失偏頗。

评分

前麵說研究實用文類美學問題是僞命題的那位,怕不是漏掉瞭“辨體”和“破體”的辯證關係瞭吧,就算是一種文體也有許多變體。感覺打差評的原因還停留在一種文體內部的結構主義研究範式中。古代齣色的散文傢在寫實用文體的時候是不會囿於文本本身所帶來的規範性的,隻要破體之後還能保持原文體的“本采”,文體的融閤並沒有什麼所謂。建議瞭解“齣位之思”的概念,僵化的思維當然隻能將之理解成僞命題,而這樣來評價的話實在有失偏頗。

评分

體大思精,是我今年閱讀生活中體驗很好的一部著作。柯教授啃瞭一塊很重要的硬骨頭,這一研究在文章學研究中算是奠定基礎的研究。這部著作對不同文類間的邊界作瞭很認真的思考,也對同一種文類的具體特質作瞭詳細的梳理。文字雖略有繁瑣,但有時候恰恰是這種繁瑣,讓我感受到瞭柯教授對古文深深的愛。就像艾朗諾所說的:“這部書應是傳世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